以城市之名,邀天下英才。近日,2025年“校园苏州日”首场活动在浙江大学举行,拉开了苏州全年校园招聘的序幕。一万多个优质岗位虚席以待、青年人才“政策明白卡”贴心周到、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气氛热烈……诚意满满的活动受到浙大学子的追捧,现场十分火爆。
苏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城市,在青年的眼中,既是古典韵味的传承者,也是现代活力的见证者;既有小桥流水的温婉,也有创新开放的蓬勃。近年来,苏州纵深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全力打造青年向往、人生出彩的“未来之城”,吸引着万千青年人才从五湖四海奔涌而至。从好奇与张望,到喜悦与温暖,青年人才一双双闪亮的眸子中,勾勒出一个立体、鲜活、生动的苏州。
福气之城:古典与现代的梦幻联动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苏州考察,他说:“昨天我看了工业园区,今天又看了传统文化街区,到处都是古迹、名胜、文化,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
“作为一名北方人,对江南生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执念,如今终于如愿。”几天前,华北理工大学的于晓琳来到苏州求职,顺利通过了一家化妆品企业的面试。带着满心的喜悦,她前往平江路、山塘街和金鸡湖景区游览了一番。“百闻不如一见。在这里工作生活,一定很幸福。”
汲古润今,与时偕行。千年岁月的沉淀,滋养出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的古城,也催生出现代时尚、繁华潮流的新城,“双面绣”,是苏州这座“福气之城”的真实写照。
福气,是古典婉约的江南图景。苏州的古典,不是深藏于博物馆里的老古董,而是活生生的“网红打卡地”。平江路的青石板路、粉墙黛瓦,随手一拍就是国风大片;拙政园、狮子林里的假山水榭、亭台楼阁,分分钟让人穿越回古代,体验一把“园林生活家”的惬意;夜晚的山塘街,灯火点亮了古运河,游船缓缓驶过,仿佛走进了徐扬笔下的《姑苏繁华图》,年轻人在这里拍短视频、“写”小红书,把苏州的古典美映在眼中、装进镜头、刻在心底。
福气,是快慢随心的生活情趣。清晨,走进山塘河畔的苏式面馆里,来一碗头汤面,添两三份浇头,河道中轻舟缓缓,弄堂里评弹声声,感受苏式生活的活色生香;下午,来到遍布街角的咖啡馆里敲上几行代码,或是去专为年轻人打造的“中古市集”,与同龄人来一场“理性与浪漫”的博弈,让旧物在流转中延续故事;华灯亮起,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到养育巷的美食夜市撸串,或是在网红街区十全街打卡各类美食店、潮品店,卸下一身疲惫。
福气,是现代时尚的交错融汇。金鸡湖清波荡漾,喜爱夜跑的年轻人迈着青春的脚步,在习习凉风中燃烧卡路里;450米高的国金中心,刷新了苏州的城市天际线,站在顶层俯瞰全城,瞬间感觉站在了潮流之巅。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苏州中心是年轻人逛街打卡必去之地;李公堤是潮流达人的派对场,诚品书店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文化艺术中心各类话剧、音乐会、艺术展轮番上演,年轻人在这里释放激情,感受时尚与潮流的脉动。
未来之城:诗意与梦想的完美结合
在苏州大学读研期间,“90后”青年纪文翰与同学合作创立了“最苏州”微信公众号,开启了创业之路。如今,他已成为翰云科灵公司的负责人,带领100多人的团队投入城市更新、街区运营等领域。“苏州是年轻人追逐梦想、实现理想的最佳舞台。”他说,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到处都充满着活力与朝气。
目前,苏州3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才约占常住人口的33.54%,流入人口的青年占比达76%以上。2022年6月,苏州市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张家港市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两年多来,苏州围绕宜业、宜居、宜游三大场景,纵深推进苏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用一项项过硬举措建设“年轻态”城市,培育“更出彩”青年,让青年在苏州放手打拼、放胆去闯、放情逐梦。
搭建成长舞台,让青年在苏州更“宜业”。“校园苏州日”自2016年以来累计举办94场次重点高校活动,吸引和集聚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材料领域“国之重器”苏州实验室、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重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累计引育高层次青年人才达42万人。精心推广“苏show才”人才政策计算器,推出“苏州青年卡”,发布《苏州青年办事一本通》电子书,推动“青年找政策”向“政策找青年”转变。
完善服务体系,让青年在苏州更“宜居”。124个“苏青驿(站)”青年人才驿站遍布苏州全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前一年到毕业后两年内均可申请,最长可享受14天免费住宿,并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宣讲、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务。苏州深入实施“人才乐居”工程,持续增加青年公寓、人才房等保障住房供给,在全省率先推出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存贷产品“乐居苏城”,实施住房公积金“筑梦苏城”工程,符合条件的青年家庭最高可贷225万元,为青年安居宜居提供一条龙保障。
厚植城市文化,让青年在苏州更“宜游”。苏州大力实施“文化惠青”工程,打造青匠BOX青春市集品牌,艺术节、音乐节、马拉松、帆船赛等文化活动和时尚运动赛事深受青年喜爱。“青年夜校”开设100多门课程,持续为青年“充电续航”。发布苏州咖啡地图、骑游地图、露营地图等一批“青年味”浓的文旅地图线路,打造高质量的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非遗旅游体验空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推出多款年轻人心仪的国潮新品,以仁恒仓街为代表的商业街区,集聚了数百家年轻人爱逛的新消费品牌首店,更好满足青年的品质生活需求。
创新之城: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物理学专业的胡瀚文,去年10月入职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不仅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宜居的生态环境,更有蓬勃向上的科技创新氛围。”他说,苏州完善的人才政策、高效的政务服务和开放包容的气质,让他决定在这里安家落户。
以文化城,城以文兴。苏工苏作的极致追求,涵养出苏州时时争第一、处处创唯一的城市气质。今日苏州,不止于园林古镇,早已成为要素集聚的活力苏州、集群迭代的创新苏州,为青年人才搭建起才华有为的广阔天地——
苏州以占全国0.09%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2%的经济总量,3%的工业增加值;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苏州4县级市均进入前十,昆山连续20年稳居榜首;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九连冠”,集聚了超过5000家高科技企业……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招才引才,苏州始终用心用情、拼尽全力。作为长三角知名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已成功举办十六届,累计吸引4万余名全球高端人才来苏对接,引进落户项目约1.3万个。目前,苏州全市人才总量达39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近42万人,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和“最佳促进就业城市”。作为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青年精英创业大赛举办16年来,吸引5700多个创业项目参加,发放创业基金1200多万元。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苏州团市委联合多部门实施“苏青创”成长计划、海归青年人才“新引力”计划、“青年小店”成长计划,推出支持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发展“暖新十二条”等政策措施,为青年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在2025年“新年第一会”上,苏州明确提出,要优化人才发展体系,实施百万人才新增计划,全力引育高精尖人才和青年人才。而在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上,苏州出台AI人才9条,提出每年要面向青年人才推出不少于5000个优质岗位。此外,苏州紧缺人才计划专设“人工智能专项”,给予最高30万元薪酬补贴,展示出求才若渴的城市姿态。
一个人选择一座城,是信任;一座城遇到合适的人,是幸运。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更多的青年走进苏州、感受苏州、爱上苏州,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