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谯城区大寺枢纽除险加固工程,经过1年多的建设已全部完工,并恢复通车。此次改造不仅对其水利功能进行了全面升级,也提升了大寺闸桥面的通行能力。
4月22日,站在涡河岸边望去,改造后的大寺枢纽焕然一新,桥面上车流平稳穿行。大寺枢纽位于谯城区谯东镇大寺集,是涡河进入安徽境内后的第一座拦河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在涡河流域的防洪、灌溉、供水和生态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保障沿岸地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稳定意义重大。
它由浅孔闸、深孔闸和船闸等建筑物组成,浅孔闸于1978年建成投入使用,2006年加固浅孔闸并扩建了深孔闸。随着岁月流逝,大寺枢纽部分设施老化、损坏,严重影响正常功能。2019年,经安徽省水利厅评定,该枢纽闸被列为三类闸,除险加固迫在眉睫。2024年1月,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除重建浅孔闸和深孔闸排架柱、工作桥、启闭机房、桥头堡,加固公路桥桥面;更新与升级改造浅孔闸和深孔闸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完善管理与安全监测设施等。工程于4月18日通过验收,并于4月21日恢复通车。
“以前因为部分设施老化、损坏,自动化系统不能显示水位,此次升级改造后,大寺闸在水利功能上有明显提升,每个闸门都配备了独立控制系统,所有运行数据能实时精准显示在电脑上,而且启闭机和闸门还可以一键启动、关闭。”谯城区水利局工程管理股股长李明慧说,系统可精确监测闸门开度、荷重、电流等各项参数,并提供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模式。
同时,大寺闸公路桥桥面完成加固工程,并新装了路灯和护栏,目前已正式通车。这在提升桥面通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记者 曾莹莹 李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