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通区工会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组建劳模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打造“工会+劳模”工作品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积极贡献。
产销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全国农业劳模王献珍,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深化“劳模带货 通达九州”工作品牌,整合线上线下优质资源,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引入现代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周边农户生产水平。通过建设农产品展示厅、直播带货厅、助农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区域,配备冷链配送设备仓库和生产车间,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支持。建立“直播+电商+农产品+农户”销售模式,有效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销售量。近年来,合作社线上线下结合,销售各类农产品约60万斤。
多点开花,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模范退役军人、上窑镇方楼村党总支书记方昌龙,吸引投资,建立双孢菇生产示范园区,亩效率达2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牵头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形成集农作物秸秆打捆、离田、收储、运输、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绿色环保产业链,有效利用当地秸秆资源,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在他的牵头下,发动致富带头人筹资50余万元兴建方楼文化广场,含篮球场2个,运动器材2组;兴建环村生产道路15.5公里、路灯155盏、防渗灌溉渠道5.5公里,实现路面全硬化、自来水、天然气全覆盖。此外,他还积极利用方楼村文化资源,新建方楼村史馆并荣获“淮南市十佳村史馆”称号。
科技助农,启动乡村振兴新引擎。市劳模、市科技特派员景彪致力于为莓农增收、企业增效、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淮南地区草莓品种结构、栽培模式和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等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草莓品种筛选、栽培新技术新模式探索和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帮扶周边600多农户,兴建100多座占地1000多亩的大棚,先后向农户提供生产物资、种苗。截至目前,帮助农户销售蔬菜2800吨,实现增收3000余元,形成“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农户”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为地方乡村振兴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大通区工会通过发挥劳模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作用,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区工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找准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口和着力点,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 陆艳梅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