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合作企业在浙江台州呱呱坠地,同年,全国最早的小商品市场之一路桥小商品批发市场在台州诞生,比义乌小商品市场还早了3个月;41年后的今天,以“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为主题的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在这个民营经济发祥地拉开帷幕。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各界的大咖将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各抒己见,并实地走访考察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
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素来“藏富于民”的浙江台州更是如此。
在这里,超过99%的企业都是民营;全市共有80多万户市场主体,平均每8人就有一名“老板”。以实业为本是台州民营企业的特色之一,数据显示,台州拥有27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35家“隐形冠军”企业、9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7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一。
台州不只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也是“温台模式”的催生地、实践地。可以说,台州的改革发展史,就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史的真实写照。
论坛上,来自各界的代表或就自己关注的话题,或就企业的发展历程与参会嘉宾进行了深度分享。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是从台州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他见证了这片热土的无限生机和蓬勃活力,也见证了中国第一辆民营企业生产的轿车的诞生。
“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全球完整的供应链,但核心技术仍待突破。”李书福说,为此,他们近几年在新能源科技、人机交互、智能驾驶、车载芯片、低轨卫星等前沿技术领域,做了大量投入和探索。
吉利低轨卫星互联网“一箭九星”成功发射入轨,首款自主设计的7nm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已经量产装车,吉利威睿科技聚焦“三电”自主研发制造已经实现产业化,以浙江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主体的协利会、荣利会正在快速崛起。“这些科技生态布局,都是为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李书福说。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在创业;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去开拓市场。”对于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庄聪生概括了“探路者”“拓荒者”“试验者”“领跑者”的定位。
“抓好民营经济,就是抓住中国经济的‘牛鼻子’,而这个‘牛鼻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增强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和市场预期。”在庄聪生看来,民营企业中,中小微主体依旧占比很高,它们有着生产经营规模小、产业层次比较低、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在前几年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痛点、堵点和难点。
针对这些痛点,这次全国两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许多对民营经济政策和制度利好的积极信号,其中“要素支撑保障将更加有力”这点就很喜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已出台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今年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并将根据实际需要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庄聪生说,可以预见,2023年民营企业在减税降费、借贷融资、用工用地用能等方面将获得更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将更加有力。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以“天地人‘和谐共生’,荣程共富实践探索”为主题作了主旨演讲,他说:“企业和谐,才有无数个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做好自己,永葆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做到企业长青、员工幸福、贡献地方。”
在张荣华看来,国有和民营,只有生产资料组织形式的不同,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各有所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要有共同的价值引领,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为民创富、为民造福。
如何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再创新辉煌?不少民营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数实融合”。
“当前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追求供应链物流各环节降本增效、数字化运营升级以及优质服务保障的诉求日益强烈。线上线下平台模式建设一张传化货运网,赋能物流主体,为制造企业提供端到端供应链物流服务,以平台模式向上连接制造业、向下连接物流企业等承运主体,集聚各类物流资源能力,解决制造业供应链升级中对物流的确定性服务需求与中小企业不确定性服务之间的矛盾,促进多方共赢发展。”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看来,通过找到对标的标杆,掌握一套管理方法论,可以有效解决数字化转型可持续性的问题,“我们要心中有愿景,未来我们的数字化究竟要形成怎么样的模式,手中有蓝图,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路标,这样行动才有指引,让全员行动步调一致,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最终赢得胜利。”
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基地(台州)授牌仪式;发布了《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民营经济集聚区)研究报告》《中国民营经济(浙江)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2022)》《2021—2022年度台州民营经济司法服务指数》《2022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就业百强》《2022年浙江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100家领先企业》。
其中,《民营经济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应用数据聚合、关系提取、算法模型等创新方法,结合案例研究、定量分析和跟踪监测,形成相关研判、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实施集群能级跃升工程、培育全球供应链集成能力、打造开放式协同创新生态、建设产业治理数字化平台等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