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要闻

“千亿”版图,嘉兴奋勇争先

随着各地陆续公布2024年成绩单,浙江千亿县(市、区)版图迎来了更新。

嘉兴强县版图再扩张,4个县(市、区)上榜——海宁市、桐乡市继续领跑全市;继2023年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后,南湖区和平湖市再次拿到“千亿俱乐部”席卡,前者更是以2024年GDP总量1101亿元让排名跃升1个位次。

千亿县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也是经济活力与韧性的重要基石。聚焦“千亿”版图,嘉兴各地都憋着一股劲,下一个千亿县(市、区)花落谁家?成为千亿县(市、区)之后,又如何“拼”出新图景?

“千亿俱乐部”底气何在

浙江县域经济发达,强县如林。根据浙江公布的2024年GDP数据,全省千亿县(市、区)已扩容至33个。

从数量上看,嘉兴的海宁市、桐乡市、南湖区和平湖市4地上榜,上榜数和绍兴、温州并列,成为全省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是杭州和宁波,各有9个千亿县(市、区);第三梯队是湖州、台州和金华。

2024年海宁市生产总值1397.16亿元,同比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2%。去年,海宁市还连续两个季度夺得嘉兴“红旗奖”并获综合考核优秀。

作为嘉兴首个千亿县(市、区),每增加1个百分点产生的经济增量也更大,对于内涵式、质量型的发展动力要求也更高。

5.7%,晒的是去年的成绩单,亮的是海宁全域拼搏之姿。工业仍然是经济总量的最大“引擎”。去年,海宁规上工业总产值2867.2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15.04亿元,同比增长8.7%。

桐乡市经济发展同样可圈可点:2024年生产总值1347.11亿元,同比增长4.8%,基本形成了以“三智一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还入选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国家试点。

在此次争夺战中,南湖区表现出色,排名比2023年上升1个位次。

2024年,南湖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制造业投资增长18.6%;连续3个季度在嘉兴全市“两化”赛马激励中得分第一。围绕智能装备产业,南湖区成立了特色产业联盟,推动亚特电器、正泰电缆等一批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拉动技改投资增长31.2%,增速列全市第一。

平湖市也不甘落后。去年,平湖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09.04亿元,同比增长6.1%,对平湖GDP的增长贡献率达到48.9%。在机床产业领域,该市构建了“头部引领+链式配套”的生态体系,吸引5家全球整机龙头企业落户,配套企业超70家,打造了全省唯一日商投资园和中德合作区,形成“1小时交通圈内全配套”的独特优势。

一组组数据,无不让人感受到嘉兴“千亿俱乐部”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当前,嘉兴高质量发展态势在多个“窗口”显现。嘉善县光电子器件产业集群发展如火如荼;海宁市已经形成了以时尚、泛半导体、高端装备、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桐乡市拥有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巨石集团、华友钴业、振石集团等多家百亿级企业,新材料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产业集群错位发展,嘉兴挖掘新优势、开辟新赛道,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千亿”花落谁家

2024年,嘉兴经济走出了一条“前高、中稳、后扬”的曲线。一季度同比增长6.3%,实现良好开局;上半年、前三季度压力有所增大,同比分别增长5.7%、5.5%;第四季度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显效,主要经济指标回升。

新年新景象,开局就奔跑。眼下,嘉兴一批“种子选手”更是将冲刺“千亿”作为新一年的奋斗目标。

在今年2月的“新春第一会”上,秀洲区提出2025年要以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为牵引,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制造强区建设,推动综合实力整体跃升,GDP力争增长6.5%、冲刺“千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再上一个百亿台阶、达到1300亿元以上。

2024年,秀洲区连续3个季度夺得嘉兴“红旗奖”,实现连续两年“红旗奖”大满贯,GDP增长6.4%、固定投资增长15.7%,均连续两年列全市第一。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飞机一飞,经济腾飞。

从“新春第一会”出发,秀洲区将抢抓机遇,借“机”腾飞,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秀洲实践。

2024年,嘉善县GDP总量突破950亿元,距“千亿”目标只差“临门一脚”。

“全力成为GDP千亿县!”在今年1月的县委全会上,嘉善县亮出了自己的目标。

冲刺“千亿县”,嘉善县有底气。2024年,嘉善县GDP增长6.2%、列全市第二,实现了市对县考核八连优。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100亿元,综合实力列全国工业县(市)第33位,其中通信电子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规模稳居全省第2位,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234.8亿元,总量列全市第1位。

冲刺“千亿”目标,秀洲区、嘉善县其势已成、其兴可待。按照2025年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两地只要保持与之相匹配的增速,次年有望同时撞线“千亿”。

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县、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的海盐,2024年实现实到外资3.43亿美元,完成率居全市第一,新引进招大引强项目20个,“专业+敬业”的招引经验,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省推广。

嘉兴经开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全省全市;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突破50万元,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全区高新技术产业、规上数字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9%、59.1%、27%,均列全市第一。新的一年,嘉兴经开区将确保实现GDP增长6%左右,实现工业总产值和服务业总营收均破千亿元大关。

城市发展,一日千里。嘉兴各县(市、区)潜力无限,未来可期!

“千亿”之后如何再出发

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上午,省委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召开浙江省新春第一会。下午,嘉兴召开全市三级干部大会暨“六干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明确今年为大抓落实年,与省委要求一脉相承,“六干争先”抓落实成为贯穿全年工作的关键词、主旋律。

2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

今年,嘉兴突出大抓项目、服务企业、促进发展,聚焦“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围绕发展办”,助推进一步稳增长、优结构、增后劲,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力争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眼下,嘉兴已有4个县(市、区)达成“千亿”目标,但竞争愈发激烈。从外部形势看,上海、苏州、杭州等个个身怀“绝技”,省内外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从自身短板看,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传统产业转型等方面仍有待破局升级。

浙江2024年度千亿县(市、区)三甲,分别是余杭、鄞州和北仑,与去年并无差异,但实力却更为硬核:地区生产总值均突破3000亿元。

嘉兴如何在强邻环伺的情况下再次突围?

深厚的产业基础,是县域经济成功晋级“千亿俱乐部”的密钥。深究嘉兴的“发家史”,以制造业起家,自然要先找准发力赛道,激发内生动力。

嘉兴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有6个“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今年新增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4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均居全省之首。可以说,产业集群是嘉兴推进制造业跨域发展的重要路径。

强县之路,还要开启新的探索。

今年嘉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建设智造创新强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嘉兴市经信局局长章澜表示,嘉兴将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关键抓手,聚焦十大重点,在谋划新产业、布局新项目、发展新制造、培育新群体、增强新动能、打造新空间、推出新服务等关键领域继续发力,加快走出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作为全省首个万卡算力集群的区域,嘉兴正加快建设润泽智算、阿里巴巴等算力项目,打造算力强市。在位于嘉兴的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总投资468亿元的智算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万卡集群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去年,全市90个省重大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364.8亿元,目标完成率125.8%,列全省第三。今年的全省“千项万亿”工程,嘉兴共有133个项目入选,总投资46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8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5个(4个已开工)。

值得一提的是,嘉兴以超常规力度推进交通建设,5年计划投资超2000亿元,加快放大综合交通整体优势,为高质量发展“铺路搭桥、添翼赋能”。

朝着目标,奋力前行。期待嘉兴“千亿”版图再添惊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