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社会

台州为5万名低保边缘人群提供救助

   加快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救助机制、深化地名文化建设……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获悉,该局发布《2017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其中有不少事关乎你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

  养老是家庭的基本责任,在众多的养老方式中,居家养老是老年人最自然、最习惯的选择,也是管理成本最低的。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能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居家养老服务。

  去年,我市新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45家。目前,全市已建成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544家,建成率达到98%。根据计划,今年全市剩余的2%农村社区要全部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城乡社区全覆盖。

  与此同时,我市也在不断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比如,增强助餐服务功能,探索发展"专业老年食堂+区域集中配送"的新型社区老人助餐模式;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立集信息管理、"一键通"紧急呼叫、需求响应等功能于一体,覆盖全市,直通到户的综合养老服务信息网络。

  而在机构养老方面,我市将加快社会福利院和乡镇(街道)敬老院升级改造,拓展服务功能,向专业护理型养老院转变,特别要转型发展专业失智症(老年痴呆症)照护机构,力争今年年底前每个县(市、区)都建有一所失智症照护机构。

  新增5万名低保边缘对象

  精准救助,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今年,我市将加强社会救助与扶贫工作的衔接,新一轮扶贫对象以低保和低保边缘对象为主,确保困难农户生活兜底保障。

  为此,我市将完善并推行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政策,家庭支出后生活水平在低保线下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巩固稳定全市低保占比。同时,全面开展低保边缘认定工作,按照低保和低保边缘比例1:1并且2017年认定60%的要求,全年新增5万名低保边缘对象。

  此外,我市将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推进社会救助信息部门互通互享,提高核对平台自动化比对、规范化运行水平,做到低保、低保边缘家庭认定"逢进必核"。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评估领域的作用。

  编纂《台州流失地名录》

  地名作为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对提炼人文历史特征,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方面新地名应运而生,另一方面许多老地名渐次消失。仅据黄岩区统计,消失的地名就达829条。

  这些流失地名如不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再过若干年,就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据了解,目前,我市各地流失地名收集整理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计划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届时编纂《台州流失地名录》,这将是一部研究台州人文地理的重要文献。

  为坚持"地名要讲文化"理念,契合台州和合文化建设,提升地名文化品位。我市正在收集与历史地名相关影像资料和实物,市民政局计划与台州市博物馆合作,使历史地名成为馆藏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以"全国地名地址库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对地名普查中的历史地名、收集整理的流失地名、地名故事等地名文化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网络媒体传播我市地名文化。

  新建改扩建111个避灾安置点

  除了加快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和深化地名文化建设,今年市民政局还有不少工作关乎百姓生活。

  在深化老龄工作方面,我市将深化老年文化教育,推广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并推进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农村老年协会登记率达到11%以上。

  在殡葬管理方面,市本级编制出台《台州市城区公墓布点规划(2016-2030)》;开工建设市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文明集中治丧;筹建台州市殡葬协会,加强行业自治。

  在健全防灾减灾体系上,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新建、改扩建避灾安置点111个。

  除此之外,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现代社会组织建设、提升儿童福利和慈善事业等方面,都是我市民政部门今年的工作重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58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