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椒江:构建“三步联动”治水体系

台传媒记者方晨晔

4月2日,天朗气清,永宁河的碧波缓缓汇入椒江。汛期临近,椒江区未雨绸缪,通过构建定点、连线、铺面“三步联动”治理体系,成功破解“污染冲刷效应”导致的汛期水质波动难题。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该区省控断面栅浦闸汛期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保持100%,较2022年提升66.6个百分点,这一成果得益于永宁河流域汛期污染源强分析项目实施。

立体化溯源精准“定”点

“找准病灶才能对症下药。我们采用‘水陆空’三位一体排查法,给流域污染源做了个‘全身CT’。”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水科负责人王卫说。

椒江组建由环保专家、网格员、技术团队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并投入无人机12架和无人船6艘,对永宁河流域开展“拉网式+靶向式”排查。

通过多轮永宁河流域各类污染源排查监测,工作人员对非汛期和汛期不同时段、不同特性的水质数据开展分析,精准锁定生活餐饮集中区、汽修集聚带、建筑工地等9类240个重点污染源,建立包含空间坐标、污染特征、责任主体等12项信息的“电子身份”档案库。

截至目前,已完成160个重点排污口的“一源一档”建设,同步编制《永宁河流域污染源排查报告》等专项报告,为精准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智慧化监测科学连“线”

椒江在全省率先运用走航式ADCP技术,读取永宁河干支流水体流量,并结合汛期降雨时段水质状况,精准测算出支流污染贡献率。数据显示,东官河、洪家场浦等6条支流,贡献了流域约75%的污染负荷。

据此,椒江建立“断面—干流—支流—排口”响应关系,并通过人工核查和CCTV溯源技术,绘制溯源路径图,极大提升问题排查整治效率。

目前,已绘制完成214张“排口—管网—排污单位”三维立体溯源路径图,建立永宁河流域汛期管控平台;收录各类污染源信息2000余条,实现问题交办、整改进度、效果评估等全流程闭环管理,累计处理各类问题隐患326个。

网格化治理全域铺“面”

当前,永宁河流域被划分为4个管控单元、9个二级网格,椒江区对不同管控单元和网格,设置差异化水质管控目标和任务。此外,在现有监测网络基础上新增了5个水质自动站,构建覆盖海门河西段、徐山泾等关键节点的智能监测体系,实现各管控网格污染整治效果动态掌握。

“治水不能只靠应急,必须建立全面的长效机制。”王卫介绍,“下阶段,椒江区将继续探索建立断面水质、管控单元、管控网格、重点污染源等‘四环联动’机制,并持续在汛期应急措施、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寻长效防治对策,为汛期污染防治工作贡献更多椒江经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6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