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镇江市召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大会。会上,2023年度产业发展“金山奖”、科技创新“梦溪奖”、企业引才用才“伯乐奖”、优化营商环境“甘露奖”、金融服务贡献奖、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推进奖、基层党建十佳书记项目等评比结果出炉。大会还向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颁发了支票,并为产业链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授牌。
这是镇江“新春第一会”连续第四年聚焦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也是镇江市首次将“创新”放入大会主题。缘何是创新?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从形成共识、闯出新路、拿出方法、营造生态4个维度进行解答: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是“必答题”,更是“关键题”;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是“必由之路”,更是“融合之路”;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要“战略坚定”,更要“策略灵活”;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要“主题鲜明”,更要“同题共答”。去年,该市获评中国独角兽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5家、省级研发机构28家,获立项国家、省科技项目356项,获省科学技术奖项目35项、创历史新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4%、列全省第4位。
“要着眼产业强市日渐成势的‘四群八链’和创新引领破题起势的‘876’创新引领工程,以科技创新填补技术真空,形成新质生产力,并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用‘创新之水’浇灌‘科技之花’,结出更多‘产业之果’。”马明龙说,镇江市提出“三步走”的目标,即2025年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2030年建成长三角科技创新重要节点城市、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优化布局、提升载体,下好“先手棋”
大会现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行动方案》和《园区建设提升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要把开发园区作为落实产业创新的龙头阵地,以‘园区建设提升年’为抓手,深化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培育更多创新平台,精准保障园区主导产业链群发展,真正实现开发园区革故鼎新、脱胎换骨,挑起经济大梁。”镇江市市长徐曙海说。
产业创新布局需要“为长远计、为未来谋”。镇江立足实际,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以G312产业创新走廊为依托,以丹阳、扬中、镇江经开区“金三角”为重点,以“10+11+5”产业园区创新升级为策应,着力构建“一区一廊三极多点”创新布局。
镇江市发改委主任谈沁磊在大会交流发言时介绍,镇江将全面编制园区规划,按照“一园区1—2个主导产业”不断培大育强,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推动闲置资源盘活,拓展园区发展空间。
在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奖得主、镇江经开区招商二局局长徐升华带领的团队努力下,总投资10.2亿元的众钠钠离子正极材料项目顺利落户镇江经开区。“我们招商二局以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为重点,一方面是因为国产大型客机C919发展势头强劲、新能源产业正加速集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航空航天和新能源产业属于镇江‘四群八链’重点产业。”徐升华说,沿着产业链开展招商工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落地更快。
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最终落脚到一个个项目上。镇江既向外拓展,聚焦“四群八链”“876”创新引领工程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也向内挖潜,鼓励外地企业再投资和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把优质产能留在本地,形成更多有效益的投资。
镇江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项目推进服务办公室主任贾代武作为哈电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基地项目推进团队代表,上台领取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奖。“这个项目是一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和我们重点发展的产业链相吻合,同时这个项目还有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的建设,将有助于区域产业创新发展。”贾代武说。
重视平台载体建设,镇江将大力推进孵化载体“专优特强”提升发展,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并推进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计量检定测试中心等平台建设,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关键支撑和基础平台。
善用资源、优化环境,发力“突破口”
“近3年学校与镇江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千余项、合同额达2.3亿元,先后与大全、恒顺、建华、鱼跃、沃得等镇江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新建了‘智能农机与车辆产品检测研究院’‘句容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研究院’等一批校地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大会上,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李洪波作交流发言时说,该校将以共建集成电路学院、中国智能农机创新产业园、长江智能传感谷等3个项目为抓手,共同培育打造新质生产力,携手书写协同跃升新篇章。
镇江有9所高校和11万名在校大学生,科教资源丰富。大会上,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分别被授予相关产业链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我们支持江大、江科大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积极组建创新联合体、概念验证中心等,推进哈工大镇江高端装备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落地融合发展。”镇江市科技局局长肖敬东说,今年将高质量举办“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四群八链重点企业走进驻镇高校”等活动,力争全年促成产学研合作550项以上。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首要的是服务好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贡献奖得主,工商银行镇江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杰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产业经济的质效、进一步强化对项目贷款建设的担当、进一步在普惠金融上强责任,全面融入镇江经济社会发展。
镇江积极打通“政产学研金介”链条,在推动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围绕市场热点、需求痛点、产业空白点,以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离岗创业等多种形式,进行应用研究、技术革新,做到有意愿转移、有渠道对接、有动力转化、有收益分享,真正参与到镇江产业发展中去。
大会现场,镇江市税务局再次获得优化营商环境“甘露奖”。该局党委书记、局长叶华告诉记者,今年镇江市税务局将进一步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开展好政策精准推送工作,深化“政策找人”,让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能够直达快享、应享尽享。
镇江围绕产业科技创新,深化项目审批“3111”模式等创新做法,推出更多“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举措,让该市真正成为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福地”。
强化主体、集聚人才,找准“着力点”
“今年大全集团目标是销售额超过500亿元,其中镇江公司的销售额要超过280亿元。”作为产业发展“金山奖”和企业引才用才“伯乐奖”双料得主,大全集团总裁徐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上半年企业订单已经全部确认。
这份底气,来源于大全集团长期以来坚持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徐翔说,企业坚持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增强竞争力。
镇江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构建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的有效机制,鼓励“链主”企业、“头马”企业与高校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该市持续推进人才“镇兴”行动,大力推进以才引才、以才荐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人才队伍既有“高原”又显“高峰”。
今年“新春第一会”,镇江首次评选企业引才用才“伯乐奖”。“‘伯乐奖’评选采取认定制,一是引用高层次领军人才,主要是2023年获得省、市300万元以上人才项目支持的人才企业;二是引用青年人才,主要是2023年获得产业链企业引才用才贡献奖,年引进连续在岗50名F类(优秀人才)以上或者100名G类(基础人才)以上的人才企业。”镇江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在南京、上海、意大利、美国设立研发基地,不断引进研发人才,目前企业研发人才中博士比例达到了7%。”产业发展“金山奖”和企业引才用才“伯乐奖”双料得主、鱼跃医疗董事长吴群说,去年鱼跃在镇江的纳税额达8.6亿元,希望早日突破10亿元。
产才融合方面不能仅仅盯着科研型人才,还要关注应用型人才。镇江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卓越工程师”,让各类“千里马”在镇江竞相涌现、各尽其才。镇江市人社局局长艾晓晖介绍,今年将制定出台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产业工匠“薪火计划”,聚焦“四群八链”,不断提升职业培训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全年开展补贴性培训2.5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1000名以上。
“公司研发能力又上新台阶,连续直拉单晶技术、切割超薄大尺寸N型硅片技术的储备,做到领先同行至少一年以上,整体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作为科技创新“梦溪奖”得主,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禄宝在大会上发言时说,美科将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高效晶硅切片领域的战略高地。
镇江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不断充实壮大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矩阵,加快形成既“大树林立”又“苗圃茁壮”的创新企业集群。
江苏金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储能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企业董事长任爱告诉记者,首次获得科技创新“梦溪奖”,既是对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肯定和鼓励,也更坚定了企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的信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继续引进高端科技研发人才,开发和优化公司产品,并在新的储能技术方面开展前瞻性工作。”任爱说,要为储能行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