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持续加大生活垃圾中转设施管理力度,以科技创新引领场站新风貌,分别对四类生活垃圾的中转、暂存场所提标升级和数字赋能,实现了更精细、更便捷、更安全、更智能的管理。
智能监控湿垃圾品质可追溯
积极推动湿垃圾品质监控系统于湿垃圾中转设施的安装应用,依托监控探头和AI算法自动识别作业车辆倾倒目标中的违规异物,将作业时间、车辆车牌、倾倒过程等整合上传至监管平台,形成湿垃圾分类品质自动抓拍、智能识别、源头溯源、督办整改、结案销项的全过程闭环监管体系。
湿垃圾品质监控系统
数据联查可回收物管理全要素
坚持以科技引领、智慧管理为导向,自主研发可回收物收运管理大数据平台系统、智能回收设备系统、蓝鲸资源APP及小程序等信息化平台,进一步规范可回收物上门收运、现场交投结算等流程,并将所有收运数据纳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平台和上海市沪尚回收服务平台,做到收运数据真实、完整、准确。
可回收物收运管理大数据平台系统
依托平台可完成资源回收的大数据采集,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区内各个街镇的回收及减量化情况,可通过企业与政府的“共享机制”,助推可回收物领域的精细化管理。
智能回收设备系统
密闭环保有害垃圾 管理更科学
普陀区有害垃圾集中暂存间的建设对标“5G+AI”智能化标准,实现了有害垃圾的细分品类暂存管理、出入库精准计量管理、暂存间环境参数管理等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智能监管。
智慧环源运营管理系统
站内设置了废油漆桶、过期药品、杀虫剂、锂电池等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称重设施和消防安全设施。充分考虑隔热、防腐、防水等需求,杜绝扬散、流失、渗漏等二次污染,确保有害垃圾集中暂存间符合环保要求。
智能识别环卫压缩站 管理更安全
今年,普陀区已完成39个压缩站的焕新升级,从“清新化、智能化、规范化、可视化”四方面入手,软件、硬件齐抓,助力垃圾压缩站焕新升级。
普陀区在用环卫压缩站已经全部安装了压缩设备的生物识别系统,工作人员须通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两套系统开启“双认证”“操作模式”,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对压缩机进行操作,防止未授权人员的误操作引发安全生产事故,有效提高压缩站的“安全系数”和管理水平。
生物识别系统
下一步,普陀区将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全程智能化监管系统建设,通过构建分类监管平台、推进数据共建共享、落实闭环管理等举措,实现集“监管可视化、数据标准化、风险预警化、问题溯源化”等于一体的智慧监管平台,进一步提升综合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