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让体育消费成为江苏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江苏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坚持消费引领。立足服务扩大内需战略,顺应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习惯转变趋势,多措并举促进体育消费。”体育消费是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扩大内需、带动就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江苏体育消费在政策引导、居民需求和产品创新的推动下,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江苏体育消费发展现状分析

  体育消费总体规模稳步扩大,发展态势良好。2022年江苏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达到2271亿元,同比增长1.7%,人均体育消费支出2667元,同比增长1.6%,全省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5.3%。成功创建了31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动态创建107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培育和认定了89个体育服务综合体。南京环老山体育旅游景区等13个项目荣获了“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称号。

  消费结构趋于稳定,消费潜力巨大。从消费结构看,位于首位的是体育用品消费,人均支出达907.0元,占体育消费总规模34.0%;其次为快速增长的健身休闲、体育培训和体育旅游等,合计占比39.8%,其他与体育相关消费人均支出635.6元,占比22.8%。从区域发展看,苏南苏中苏北呈现梯度趋势,2022年,苏南地区居民人均体育消费2934.2元,苏中地区居民人均体育消费2454.6元,苏北地区居民人均体育消费2311.0元。从城乡看,城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2911.8元,农村居民人均体育消费1999.7元。

  经营主体活力有效激发,龙头企业示范效应明显。截至2022年底,江苏共有46031家体育产业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其中4家成功在主板上市,另外3家被列入体育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录,发挥了领军企业的示范作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载体建设取得成效,3个单位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动态创建了107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此外还认定了20个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和89个体育服务综合体,这些都为江苏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消费场景不断创新,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江苏积极引导各地重点培育体文旅商联动的新型消费场景,鼓励各地开展如体育消费季、体育嘉年华、体育夜市、运动市集、体育大卖场等活动,以刺激消费。此外还推介发布了体育消费创新场景典型案例100个,这些案例覆盖了时尚运动与户外营地、体育休闲旅游基地、体育健身场馆、体育融合创新、数字体育消费、时尚赛事与体育消费主题活动等六大消费场景。通过这些案例的示范和引导,优质体育服务的产品供给持续增加,体育服务消费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更好地满足大众的个性化、多元化和高品质消费的需求。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努力打造“江苏样本”。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其中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和常州市入选。2022年,江苏3个入选城市的人均体育消费均突破了3000元大关,遴选发布了100个体育消费场景典型案例,有12个项目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工信部智能体育典型案例,累计成功举办300多场各类体育消费主题活动。

  随着江苏体育产业利好政策的陆续推出,体育消费呈现出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体育服务业占比较低、改善型体育服务消费供给不足、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足、中高端产品体育服务消费外流等问题,反映出体育服务业供需协同程度不高的困境。

  发挥体育消费的“引擎”作用

  优化体育消费营商环境,提升体育服务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深化体育产业领域“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体育产业政企沟通机制,开展“服务体育企业面对面”活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依规为经营主体解难题办实事。健全体育产业扶持政策协同落实机制,充分利用惠企税收等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优化服务,利用“苏企通”平台推动惠企政策直达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提升治理效能,构建有为有效的治理格局,以国家大健康战略为指导,有序推进群众体育健身与公众健康指导、群众体育教育和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工作。

  加大优质体育产品供给,满足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江苏是体育大省,要逐步提升“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和围棋等职业体育赛事的供给质量,加大马拉松、自行车等优质赛事供给,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推动由“单纯办赛”向“赛事经济”转变,不断提高赛事组织和管理水平。聚焦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从大众消费需求出发,切实加大改革创新的工作力度,探索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全力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独角兽和瞪羚体育制造业企业,推动更多体育企业进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行列,引领带动各地加大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活动,解读政府的相关政策、提供服务支持,助力体育经营主体沿着“专业、精细、特色、创新”的发展路径前进,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加快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积极发展智能体育装备,加快实施“智改数转”战略,构建和拓展智能制造的应用场景,促进体育制造业向体育服务业方向延伸。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将户外运动与乡村、文化、旅游等结合,不断创新体育消费的新业态。探索如在线健身、在线培训、在线展示、在线比赛等新模式,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新业态。推动智慧体育场馆、智能体育公园等智慧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营造具有沉浸式、体验式和互动式的数字体育消费新场景。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产业强链增链补链。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推动体育产业内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进“互联网+体育”新型服务模式,鼓励线上、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消费方式,培育云健身、云赛事、线上培训等新业态,持续延伸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文化、商业、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继续推进“一地一策”精准规划策略,发展水上、户外、露营等时尚体育休闲项目,定期举办运动休闲体验季活动,将体育与健康、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有效组合,实现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

  (作者为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省重点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9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