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绿林生金生态富民我市林下种植铺就“致富路”

连日来,黟县洪星乡同川村林下黄精种植基地内,村民们分派苗种、挥锄培土、挖坑栽种,忙得不亦乐乎。

同川村山林资源丰富,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2019年,同川村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探索黄精种植发展致富新路。截至目前,该村累计盘活闲置山林种植黄精3000亩。“今年我们将提升黄精深加工水平,尝试开发、销售黄精酒、黄精糕、黄精丸等产品,切实提升黄精产业附加值,带动广大村民增收致富。”同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小明介绍。

目光转向黄山区耿城镇,一幅“点绿成金”的生态画卷正在青枫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饶村基地徐徐展开。连日来,基地内,村民们忙着制作紫灵芝菌袋,为接下来的发菌、接种、埋土做准备。而在基地另一边,木耳采摘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基地负责人朱正富2018年到耿城镇饶村流转山场106亩、坡地15亩,用于种植菌菇、灵芝等,试水林下经济。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黄山区第一家实现林下种植紫灵芝的基地。据悉,紫灵芝一年种植,五年内年年有收益,相对而言,投入小回报率高。去年,朱正富收获干紫灵芝1000多公斤,实现产值20余万元。与此同时,基地还充分发挥带农益农效应,不仅在每年的生产采摘季带动周边村民用工,让广大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带动部分村民共同从事菌菇种植,并为周边农户代加工菌棒2.5万多公斤。

“林下经济”今年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到今年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进行部署,“林下经济”已成为国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切入点。

近年来,黄山市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通过政策精准发力、筑牢生态基础、育强经营主体、科技赋能增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2024年,全市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250万亩,实现年综合产值167.9亿元,其中林下种植面积约48.2万亩,产值31.6亿元。当前,全市林下种植呈现以林药为重点,林茶、林果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的局面,截至2024年底,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6.68万亩,“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6处。黄山区、休宁县和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仙寓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对全市林下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4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