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浙江日报》整版刊登《因地制宜打好“建管育用”组合拳——莲都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蹄疾步稳》。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座座文化礼堂,成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的精神家园。
在莲都,文化礼堂就是当地的“文化地标”。观看电影大片、本土大戏,上台表演乡村春晚……村民们的闲适时光在文化礼堂中度过。放松之余,文化礼堂成为了知识的海洋,村民们在农家书屋读着中国经典、世界名著,沉浸于书香之中。每到周末,文化礼堂又办起了惠农政策、农技讲座,村民们在这里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
2013年,莲都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莲都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这条主线,以满足农村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立足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礼堂。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区已建成并启用农村文化礼堂69家,初步形成了相应的品牌和特色,成为思想引领、道德教化、礼仪培养、文化熏陶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新阵地。
面对新的形势,莲都区将围绕“提质扩面、常态长效”这一要求,努力让农村文化礼堂的“根”扎得更深,“底”打得更牢,切实把这项得民心、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做实、做好,为丽水大花园建设发挥文化礼堂的独特作用。
丽新乡咸宜文化礼堂
我们的礼堂共同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莲都在建设文化礼堂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当地群众意见,融合书画、非遗、红色、宗祠、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特色展示馆,让文化礼堂独具韵味,真正做到“一家文化礼堂,读懂一个村”。
莲都区丽新畲族乡上塘畈村被誉为“浙江畲族第一村”,老竹畲族镇沙溪村也具有浓郁的畲族风情,两村的文化礼堂都设置了畲族风俗体验区,用来展示畲族历史文化和畲族民情风俗。
雅溪镇西溪、莲房、库头三村,仙渡乡滴水岩村和太平乡小安村等地,则充分发挥革命老区资源优势,设立“红色足迹廊”,展示当地红军起义、抗日救国等革命历史。雅溪镇莲房村同时还是抗洪英雄周丽平的家乡,该村文化礼堂则专门设置了“周丽平纪念室”,弘扬抗洪英雄的崇高精神。
素有“千年西溪”和“红色西溪”美称的雅溪镇西溪村文化礼堂,设立“红色足迹”展览室,展示西溪红军起义、抗日救国等革命历史,生动再现了该村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形态和重大活动。
岩泉街道秋塘文化礼堂外景
对于建设场地欠缺的情况,莲都合理安排村内老旧会堂、校舍等闲置房屋用于改造文化礼堂,通过整合利用各方资源,形成全社会联动合力建设的良好态势。
碧湖镇堰头村是丽水市文化名村之一,该村历史悠久,在建设过程中,利用老会堂改造升级,修旧如旧,按“两堂六廊”的基本格局,保留了悠久的历史传承。
岩泉街道秋塘村地处城郊。2017年初由村集体、村民、乡贤共同出资建设文化礼堂综合体,建筑面积2288平方米,于2017年年底建成启用。
太平乡小安村文化礼堂则由村里的何氏宗祠改建而成,总面积300平方米,由礼堂、讲堂、文体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长廊等组成,该村成为了莲都区的文化礼堂建设先行村。
大港头镇利山村,在2014年利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等多方资金建成文化礼堂综合大楼,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后,民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16年承办了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丽水专场的比赛。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乡野。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为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提供了广阔舞台。
老竹畲族镇后坑村文化礼堂
我们的礼堂齐心育
如何使文化礼堂建设发挥长效,让广大群众“身有所栖,心有所寄”?莲都在深挖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培育机制。
精细管理,用心培育,丰富内容,集聚人气。莲都打出的一套组合拳,赋予了文化礼堂新的使命。通过贯彻执行《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星级管理办法(试行)》,健全机制、强化督导;出台《莲都区农村文化礼堂运行管理评定及奖补办法(试行)》,对年度综合考核评定为优秀和合格的文化礼堂建成村,给予管理运行经费奖励补助;成立农村文化礼堂理事会,实现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
莲都将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的挑选与培养作为重要抓手,安排有文化、有精力、热心村里事务的人员担任专职管理员。被评为五星级文化礼堂的丽新畲族乡咸宜村文化礼堂,为了加强管理,还安装了监控设备,并将监控软件与管理员的手机连接。目前,全区所有启用的农村文化礼堂中,都安排了管理员,做到管理队伍全覆盖。此外,各村还积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发挥好热心人士、创业成功人士、文化能人、村干部、志愿者等作用,促进文化礼堂管理社会化,激发农民群众积极性,凸显主体地位。
乡野田埂间,浓厚的文化氛围正迅速弥漫。
黄村村周末故事会.jpg
有了精细管理的支撑,农村文化礼堂的功能得到不断拓展。莲都将文化礼堂作为连接点,充分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区直单位“星期日送服务活动”。全区各部门单位整合优质资源,推行文艺演出、医疗卫生、电影放映、技术培训、微型宣讲、公益行动等多形式服务,100多个项目供各村文化礼堂按需点单,按单配送。这不仅让村民们获得了一份“文化福利”,更使得文化礼堂人气进一步集聚。
五年多的时间里,莲都乡村气质悄然改变。农村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让文明新风在莲都落地生根;“我们的家规家训”主题活动,倡导家家户户立家规、传家训;常态化寻找最美乡贤活动、“最美六星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最美嫂子”“最美婆婆”等各种“最美系列”评选、表彰活动,以榜样的力量传递正能量,进一步弘扬乡风文明。
农村文体团队、农村文化能人、文化带头人、文化志愿者,一支支文化队伍成为了农村文化礼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群众的内生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碧湖镇堰头村村训三字经
我们的礼堂大家用
穿梭在莲都各地的文化礼堂中,你看到的是农民们一张张绽放的笑脸。
从2013年开始,莲都在传统文化节日常态化开展春节祈福迎新、重阳敬老、儿童开蒙、成人仪式等礼仪礼节活动400余场。连续四年开展“文明的风采”“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引领”“文明的联动”系列“赛敬老”礼仪活动,打造重阳敬老的特色品牌。
积极组建乡村文艺队伍,重视培养“草根文化名人”,开展村歌、“村晚”创作演出,连续举办了村民唱村歌比赛活动和村民“唱村歌,跳村舞”比赛活动。2017年,全区80多个村在文化礼堂举办传统节目——乡村春晚,农民群众在自己建成的文化礼堂,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欢度春节。
文化礼堂,不仅传承了乡野文脉,更发挥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阵地作用。通过“乡村讲堂”“乡村振兴讲习所”进农村文化礼堂,利用理论辅导、微型党课、文艺宣讲等形式,打通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通过组建10支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和各乡镇(街道)宣讲员,深入农村进行宣讲,300余场宣讲活动,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在文化礼堂里接受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
老竹镇沙溪文化礼堂
彰显文化特色,激发文化自觉,乡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雅溪镇雅里村在文化礼堂开展“六型文明户”评选,由群众评出村里的“好婆媳、好邻里、好长者、好儿女”等予以张榜。联城街道官桥村是处州第一进士村,历史上先后出过81名进士,通过村民自发组织的“星期日”慈孝活动,使该村社会整体风气得以提升,重新焕发了处州闻名的“耕读传家”浓厚氛围。
莲都区黄村乡黄村村古往今来以“信孝”著称,该村每个星期日都会在文化礼堂举办一场“故事会”,100多名村民有滋有味地听着“诚信和孝道”故事,唠唠家常,讲讲体会。“周日故事会”把村民的自觉行动与弘扬主流价值、传承传统文化、展示村庄形象、丰富文体活动等主要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这项活动已经被收录到全省一百个“三贴近”优秀案例当中。
农村文化礼堂成为了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成为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生长在乡野阡陌间的一座座文化礼堂,点亮了乡村文化崛起与乡村振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