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丽水地图,与福建交界县最多的是庆元,共有3个,这个数字放在浙江全省也属前列。
2018年成立的庆元与相邻福建政和、寿宁两县乡村振兴浙闽边界联盟,通过几年的发展、成熟,有效打破了“守成式”的政绩观,并成为不断引领三县融合发展的新平台、新机制、新动力。
按下党史“学习”键
强党建为发展注入灵魂
“您放心,我们也非常关注工程进度,开馆的时候还要邀请你专门为我们讲讲您父亲在黄田的战斗事迹。”这段时间,庆元黄田镇党委书记李志远,几乎每隔几天就要接到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福建省科协副主席陈立典的电话,询问中共闽浙边地委驻地革命纪念馆建设进展情况。陈立典的父亲是原中共闽浙边地委书记陈贵芳,陈贵芳曾在黄田镇崔上村领导三年的游击解放战争。
李志远与陈立典缘起今年3月10日。当天,黄田镇相关领导干部前往福建政和县东平镇,双方签订了《党史共讲、党建共建乡村振兴结对协议书》,将通过共筑组织基础、共谋双方发展、共讲党史故事等方式,加强基层党建。
当天,东平镇凤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曹茂昌,还向黄田镇转赠了伯父陈贵芳在革命战斗期间所用物件,这些物件将在崔上村中共闽浙边地委驻地革命纪念馆布展陈列。
黄田镇是“泛”浙闽边界联盟的新成员。
2018年5月14日,210公里长的浙闽边界线上,庆元、政和、寿宁下辖13个乡镇,在庆元安南乡共同结成乡村振兴浙闽边界联盟。这是浙闽边界乡镇首次有系统、有组织地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繁荣、社会治理和党的建设等乡村振兴各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人民日报》点赞:这种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抱团发展的新模式可谓是一种创举。
担当这个联盟核心的依旧是党建。联盟成员乡镇均表示,要努力发挥党建平台和组织阵地在引领乡村振兴中的聚合作用,根据“地域相邻、优势互补”的原则,探索平台共建、短板互补、党群互动等模式,组织开展结对联学。通过边界支部班子提议、党员群众互议等方式,采取上门听音、现场问政、集体会诊等方式,形成党群互动联学的良好态势。
按下发展“融合”键
兴产业为联盟引领方向
作为乡村振兴浙闽边界联盟的发起者之一,时任安南乡乡长的瞿思胜,对于联盟成立的初衷记忆犹新。“浙闽两省边界上,老百姓的民风民俗高度融合,生产生活也密不可分。”他说,与此同时,融合过程中的边界、山林地、毛竹买卖等纠纷也不时出现。
“13个兄弟乡镇坐落于大山深处,生态环境良好且各有特色,产业布局相近,完全可以尝试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抱团发展。”瞿思胜说,2018年初,安南乡就成立边界联盟率先征求临近三个乡镇的意见,大家一拍即合,到5月14日联盟正式成立,共有13个成员乡镇。
近年来,通过秉持共赢理念,浙闽边界乡镇协力同心、群策群力,共同打造交流合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成果共享。安南乡大胆尝试“羊肚菌+红托竹荪”套种试验,建立产业基地130亩,带动农民就业20余人,将打造庆元县珍稀食用菌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并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政和县岭腰乡多次组织人员到安南乡学习羊肚菌、竹荪等珍稀食用菌的培育技术,进一步拓宽农户增收致富渠道。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成员乡镇还根据乡风民俗相近的特点,建立交界地行为习惯、家教家风、婚丧嫁娶等制度公约,举办对歌、唱戏、舞狮等联谊比赛等边界“文化走亲”活动。开通区域“综治110”服务平台,组建民情收集、纠纷调解、社会治安、法律服务、生态保护等应急分队。培育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边界乡村文明软实力,促进区域文化繁荣。
按下生态“守护”键
好环境为协同发展助力
今年3月9日,庆元县人民检察院牵头,会同福建松溪、政和、寿宁三县人民检察院,召开浙闽两省四县生态保护工作跨区域合作协商会。就如何助力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品牌建设,共同守护浙闽两省省际边界生态环境,形成松源溪、乐溪、赛江等流域的同防同治监督合力等问题开展交流研讨。
四县检察院共同制定了《关于建立服务松源溪、乐溪、赛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并签订《浙闽两省四县生态保护跨区域合作意向书》。
对这些合作机制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5月份。促使这些合作意见落地的,是今年2月前后,庆元东部乡镇众多水域毒鱼案件频发,4名福建籍犯罪嫌疑人被捕。
四县检察院携手建立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机制,有利于实现精准化打击、多元化监督、专业化办案,提升松源溪、乐溪、赛江流域生态司法保障水平,形成跨区域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新模式,共同筑牢两省四县生态保护的司法屏障。
从基层党组织共建,到乡村技能人才共育;从浙闽边界首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立,到跨省大应急模式的形成……据不完全统计,庆元参与的浙闽边界乡镇和部门机制共有10余个,涉及浙闽边界联防联调联控、应急救援联盟合作等多方面内容,逐渐融入浙闽省际三县发展格局。(记者 杨敏 吴丽萍 通讯员 朱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