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潺潺,绿意盎然,在水田里种稻,在稻谷下养鱼,这是今日丽水青田原生态的田园风光,也是千百年来再寻常不过的农耕场景。
地处浙南山区的青田先民,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恶劣的山区地理条件,智慧地创造出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迄今已逾1300年。
2005年6月,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也是中国乃至亚洲首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称该系统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也是一种资源复合利用系统”,还说它“大大减少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增加了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证了农田的生态平衡,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生态互利,实现了稻鱼双丰收”。
时过境迁的当下,借助丽水市绿色生态发展的东风,青田又结合浙江省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建立“生态+、品牌+、互联网+”机制,探索把农业文化遗产品牌价值转化为产业经济价值,创造出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青田模式,打通稻鱼共生向农民共富的转化通道。
截至2022年6月,青田稻田养鱼产业面积已达8万亩,标准化稻田养鱼基地3.5万亩,年综合产值超过5亿元,成为青田东部地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来到方山乡龙现村,村口的题字——中国田鱼之乡,赫然在目。这是一个半数人口在国外的“华侨村”,也是一个“田鱼乐园”——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有塘就有水,有水必有鱼,田鱼如家禽。
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伍丽珍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在2005年实现大转变。当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中国首批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她被选上代表方山种田大户,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研讨会上发言,讲述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稻鱼共生”养殖模式。
回村以后,经过培训扶持,伍丽珍在种稻、养鱼、做田鱼干的基础上开办起农家乐,种上蔬菜和水稻,养起农家家禽,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几年后,她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同样迎着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的风口,在法国打拼多年的金岳品,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脱下西装,回到家乡,一头钻进稻田里。他投资100多万元承包50亩稻田建养殖基地,投放大批田鱼苗,琢磨起了“稻田养鱼法”。
2011年,金岳品还与几位农户合伙成立了一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立2000平方米的田鱼育苗基地和40多亩的稻田养鱼基地,办起了稻米育种烘干、田鱼加工点,推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80余户农民增收。
而为了打响品牌,他又注册“方源田鱼干”“稻鱼共生”“二都方山生态米”等商标,开始跑全国各类展会,渐渐打出青田田鱼名气,也吸引了众多海外侨商纷纷加盟。2014年,因在生产安全、绿色的鱼食、增加村民收入和传承传统农业方面做出的贡献,他作为中国农民的唯一获奖代表,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模范农民奖。
其实在方山,像伍丽珍、金岳品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还有不少。
除了给本地人带来财富,稻鱼共生系统还走出国门,给全世界很多国家的群众带去了希望。本世纪初,通过南南合作,尼日利亚引进了“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稻田养鱼技术。在中国专家的协助下,尼日利亚稻米和罗非鱼的产量几乎翻了一番,不仅减少了农村贫困,也让当地群众获得了高质量的食品供给。如今稻田养鱼还推广到了东南亚、南亚、欧洲、美洲以及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田是华侨之乡,有33万华侨遍布全球128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青田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开展农产品出口贸易国检改革试点,依托2万多家海外中餐馆,把稻鱼米、田鱼干端上海外餐桌,用舌尖上的美味传播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
手握全球农业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青田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仅发起成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联盟,编制两轮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发展十年规划,出台稻鱼共生保护办法;还传承古法育苗技艺,建立田鱼种质资源保护点。同时以创新引领传承和保护,抓住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契机,建立“农遗保”稻鱼共生全产业链数字监管系统,植入“一杆农业眼”等监测设备,实现稻鱼共生环境精准智控,让千年农遗绽放新生活力。
十多年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等的支持和指导下,青田稻鱼共生模式很好实现了有效开发与利用,在国内外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FAO总干事格拉齐亚诺曾评价道:“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合理整合利用资源,协同增效,树立了全球典范!”
正源于此,7月17日至19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青田举办。一个全球大会落户浙江山区县,对于青田而言,可谓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机遇。青田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用好主场优势,打响‘稻鱼之乡’的城市品牌,让世界知道青田稻鱼米、青田田鱼。并以这次大会为契机,计划招引一批乡村振兴、农旅融合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