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龙泉市区向东南驱车大约40分钟,驶过隧道和桥梁,穿越青山和绿水,就到达了龙泉市龙南乡。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如何用个体优势助推村集体发展?”“怎样盘活闲置资源,激发产业活力,整合社会智力,做大做强‘龙南山货’特色品牌,拉长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转换?”近期,龙南乡邀请乡贤们参加“农业产业发展 村民增收共富”论坛,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乡贤+智囊宝典,让集体经济“活”起来
日前,一封从江西永新寄到浙江龙泉的信笺交到了建龙村党组织书记的手上,三页六面白纸、洋洋洒洒六千余字,密密麻麻写满了一位老人对家乡龙南乡建龙村龙井自然村的发展建设规划。写信的是84岁的吴鹤章,一位身在他乡却心系家乡发展的老人。在信中,吴鹤章结合往年记忆中的乡土风貌、文化底蕴、资源优势,围绕如何以“就地创业”来发展乡村经济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还专门画了一张村庄资源区位发展规划图。
乡贤的出谋划策让村干部的思路变宽了,集体经济也“活”了起来。为破解村庄发展难题,建龙村成立了村级劳务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建立村集体工程队和配备挖掘机、铲车等相关农机,开展机械设备租赁和果蔬种植、花卉培育等劳务输出,帮助农村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务工就业。据统计,近两年来该公司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带动农民增收40万元。
乡贤+引商引智,让产业创富旺起来
“9月,你们就能看到这里整片开着薏米花。10月,就能品尝我们自己种的薏米啦!”绿享之家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晓兴看着整片的薏米种植地,眼里充满了期待。刘晓兴是一名90后新农创人,2021年从泰国返乡的他,一心扑在了家乡农业产业的发展上,组建团队、考察市场、试验试种。2022年6月,他投资了“互联网+认养农业”创新家庭农场项目,在撂荒的130亩农田里种上水果玉米和薏米,下一步,他还将对接开发线上农场。
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是本地人,却长年在龙南乡发展现代农业,被称为“舶来”乡贤。他们围着农民转、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激发村庄留守群众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
龙泉市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毛月旺是龙泉八都镇人,2009年作为农技员第一次来到龙南,帮助村民解决蔬菜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那几年我自己也从事农业种植,一次在浙江省农科院参加培训时,一位教授建议我聚焦如何将高山生态转换为市场价值,让我感触很大。”培训结束后,毛月旺多次前往温州、杭州萧山等地考察,发现了高海拔地区培育番茄苗的商机。2019年,他在龙南乡蛟垟村上田自然村,流转农田100亩,新建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育苗中心,年育苗能力达到3000万株。同时带动周边3个自然村进行番茄种植,他全程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
龙南乡根据海拔高、生态优的环境地理优势,积极推进“两进两回”,激发乡村活力,打造集云上蔬菜、云上育苗、云上稻鱼等为一体的“云耕龙南”精品农业产业集群基地,发展茭白、玉米、番茄、四季豆等种养产业1320亩,受益农户890人,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
乡贤+公益服务,让乡里乡亲暖起来
龙南乡贤一直心系家乡的建设和发展。龙南乡贤助学资金会自成立以来,共筹集善款130万元,资助帮扶200余人完成求学梦想。7月,多位乡贤共捐款16.5万元,给龙南乡中心学校送上爱心餐费,帮扶困难学子,还一一入户给“6·20”特大暴雨受灾户及18户生活困难的70岁以上留守老人带去慰问。
同时,龙南设立了“乡贤110”服务,让乡贤力量行走在网格中,成为乡村治理的好帮手,架起了干群连心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乡贤110”设立以来,乡贤共参与纠纷调解、矛盾化解20余起。
乡贤+美丽乡村,让田园水韵靓起来
“我看到浙江省党代会报告中大篇幅提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共同富裕’等内容,作为一名农村基层的党员,我很高兴,也很激动。”龙南乡建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士文说。
近年来,建兴村积极引导老干部、老党员、乡贤能人加入创建小组,充分发挥他们深入群众、懂得群众、易于融入群众的优势,助力村庄整治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该村开展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10余次,有效配合村集体破解土地流转、环境提升、矛盾纠纷调处等诸多难题。
建兴村提档改造节点景观、路面、水渠、挡墙等2万余平方米,通过活水进村、桃源创建等,实现古村落的完美蜕变,先后获浙江省传统古村落建设示范村,入选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名单、美丽宜居示范村等。
龙南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南乡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充分运用丰厚的乡贤人士资源和乡贤文化资源,借力“乡贤+”模式,以乡愁为纽带,为家乡谋发展,带群众共致富。下一步,龙南乡将建好平台、创新机制、激发动力,引导乡贤们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项目招引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力量,让他们以实际行动为打造龙南乡全域美丽大花园、幸福美好新家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