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湖边飘来茶香 新业态激发乡村澎湃动能

在巢湖北岸的肥东县长临河镇,一座座由村民老宅改造的茶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隐匿于湖光山色间的 "网红打卡地",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诗意栖居的新选择,更通过 "村民就业 + 农特产品 + 电商赋能" 的创新模式,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从废弃农房到消费新场景,从背朝黄土到茶香里的幸福生活,湖边的这场 "蝶变",正书写着传统村落与现代商业融合的新篇章。

村里老宅变身“网红小院”

在巢湖北岸的肥东县长临河镇平浒林村,沿着环湖绿道蜿蜒而行,一座独具分格的现代院落悄然映入眼帘——巢海心邸茶咖空间。来到楼顶,纱幔在湖风里轻舞,仿佛将云南洱海的浪漫移植到了巢湖边。这里不仅是主理人王莹莹的"造梦空间",更成为“新消费场景”的生动样本。

"最初只是想打造一个能让朋友小聚的院子。"王莹莹回忆道。去年4月,她在考察大理、重庆等地后,决定将巢湖的湖光山色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四楼天台的"一汪水一把椅"成为网红打卡点,落日余晖洒在水面,与巢湖粼粼波光相映成趣,日均吸引数百名游客打卡。

据了解,巢海心邸目前接待游客100余人次,节假日峰值达800人次。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是王莹莹未曾想到的,不仅当地居民欢迎茶咖空间入驻,现在她也希望为村子带来更多。

对于未来规划,王莹莹表示,巢海心邸已成为肥西县域电商培训基地和土特产销售中心,举办短视频、直播人才交流培训等活动。“同时,我们还会做一些配合巢湖的文创,包括定制的茶壶,定制的咖啡杯、冰箱贴等,将美景和文化结合,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正如所见,这座湖畔小院的蜕变,正是传统村落与现代商业完的美融合。

“家门口”的幸福就业路

在巢湖北岸的密林深处,一座隐匿于芦苇荡中的茶室正成为合肥人周末的新宠。

黑石林野主理人刘佳回忆道,去年10月,他在环湖大道附近喝茶时发现,在肥西县长临河镇黑石咀最西边,有一块空地非常适合边看巢湖边饮茶。"与其在拥堵中看风景,不如打造一个能让人坐下喝茶的地方。"

这位自称"茶室门外汉"的创业者,将城市中的茶社搬到巢湖边,不仅有可以照射到阳光的透明帐篷,还有各类茶点。别看平时人烟稀少,每到周末,这里聚集了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久而久之,黑石林野也成为合肥新晋“打卡点”。

值得一提的是,店里的员工几乎都是周边村民。家住西周村的缪桂芝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骑电动车 20 分钟就能上班,还能照顾腿不好的老伴。来自东庙村的姚小群表示,以前去外面打工,半年才能回一次家。“现在出了院门拐个弯就到店里,别提多方便了!”

新场景带来新的消费需求。"很多客人喝完咖啡会问:'哪里能买到村民自家种的蔬菜?'"刘佳敏锐捕捉到消费新需求,他就帮忙对接农户,包括土鸡蛋等农产品。谈及未来,刘佳称还有一些没有开发的地方,比如树下和田地之类的,“下一步还要利用池塘开展钓龙虾等活动,让城市家庭在自然中享受休闲时光。"

乡村正成为消费新场景

"新业态的形成不仅盘活了闲置农房,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肥东县长临河镇党委委员程胜表示,依托环巢湖生态资源,当地引导村民将闲置房屋租赁给经营主体,改造成茶社、咖啡屋等休闲空间。"村民通过房屋租赁获得稳定收益,同时许多服务人员来自周边村庄,实现家门口就业。"

程胜介绍,这种“文商旅”融合模式还带来连锁效应,"茶咖空间的设计提升了村容村貌,游客激增带动了农产品销售。”据了解,肥东县电商服务中心将本地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引入店内,形成“体验 + 消费”闭环,观赏美景的同时,也将当地特色产品带出去。

正如所见,这些新业态不仅是城市人向往的“诗与远方”,更是促消费的“造血细胞”。

当人们在茶咖香中感受湖风轻拂时,巢湖边的乡村正经历着从 "输血" 到 "造血" 的蜕变。

财经眼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 记者李润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6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