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安开发区创新打造“企业搭建平台、传承人教学辅导、学校引领支持”的合作模式,深耕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赓续文化薪火,创新打造集宣传展示、专题讲座、培训教学、学习体验、创作文旅于一体的海安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民终身学习品牌,助力辖区优秀传统非遗焕发新活力,让非遗真正“活”起来、“新”起来、“兴”起来。海安非遗工坊被评为2024年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主题空间 呈现非遗物态
海安非遗工坊面积2000平方米,“海安非遗工坊”六字居下,颜色厚重大方,形象简洁明了,寓意鲜明深刻。进入后依次呈现的是六大非遗主题空间,分别为技艺类、科技类、书画类、曲艺类、美食类、中医类非遗主题空间,是非遗文化传承推广、学习体验的物态场所。六大空间不同功能,视觉设计也各有特色,统一中有差异。每个主题空间都有各色各样的非遗物品,给学习者和参观者以强大的物态感受,从而将传统非遗的具象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配备学习实践非遗文化的学具、工具及相关配套设施,能充分满足参观体验者想学、能学、易学、乐学、学会的强烈期待,营造“海安非遗,打包带走”工坊特色。
学习模式 展示非遗魅力
针对社区居民及未成年人的生活与学习需求,积极策划多样化的宣传展示、传承学习及实践体验活动,让社区居民在亲身体验中领略非遗的独特魅力,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技艺活动课程巧妙融合了非遗工艺品展示与技艺学习体验,非遗传承人在特定空间内向公众展示织染印绣、金石篆刻、剪纸艺术等非遗项目作品,传授相关技艺。学习者通过欣赏、制作等互动环节,深化了对非遗项目的认知,初步掌握基础技能。传统节日活动课程则巧妙地将非遗艺术展示与实践活动融入传统节日及民俗习惯之中。这不仅让社区居民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更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夜校课程则注重将非遗文化艺术推广传承与提升社区居民文化艺术素养相结合,定期邀请书画家、演奏家等业内精英来夜校讲堂举办专题讲座及展示表演,引导社区居民走近传统高雅艺术,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还推出了数字化推介展示课程,通过“非遗工坊”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非遗类线上平台直播团队,在抖音、微信等平台通过互动式体验,将线上流量有效引入线下非遗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项目特色 扩大品牌影响
海安非遗工坊每年举办超过50次的非遗教育、培训、讲座、体验和研学活动,惠及超万名社区居民和学生,接待近2万名参观游客。这些形式丰富、贴近民生的非遗文化活动促进了社区文化的建设,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大家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和技能水平。
在近三年的终身学习品牌创建工作中,海安非遗工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应,推动了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创新发展。开发区依托非遗文化传承项目,结合社区教育中心的政策引导、规范管理、业务指导和资金支持,以及企业的基础投资、资源整合、市场化推广和微利化运营,共同促进了社区教育项目的课程内容更加多样化。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物质形态的展示和欣赏,更重要的是文化价值和技能技艺的跨代传递。非遗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学习、体验、实践和创新。海安非遗工坊以展览、教学体验为主要方式,实行非遗+展览+教育+文创+文旅的综合经营模式,实现可观赏、可学习、可带走的全方位体验,拉近大众与艺术的距离,满足人们对非遗产品的期待,使非遗知识和技能深入人们的内心世界,普及到每个家庭,融入日常生活中。
下一步,海安开发区将不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多样态的研学资源,将非遗传承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文化社区建设,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独特的非遗文化魅力和浓厚的传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