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日报讯(记者 张烨)2日上午11时许,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中的美术老师潘颖最后检查了一遍要带的美术工具。这次,她要带8名学生参加全县的现场绘画比赛。

“多亏了区域教育联盟,农村学校越来越好。”潘颖笑着说,在直夫初中工作的7年里,她见证了如东城乡一体化办学给学校带来的明显变化。去年有3名学生在全县绘画比赛中获奖,3名学生获得南通的市级比赛大奖,这对农村学校来说很不容易。近两年,她也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师基本功比赛一、二等奖。

这只是如东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一个缩影。

如东全县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乡镇就读,85%以上的小学和初中在农村。近年来,如东教育部门通过政策倾斜、人才支撑、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捆绑发展、深化改革等探索,实现了乡村学校和城区学校“四个一样”,即校园一样美,设施一样好,教师一样优,质量一样高。

聚焦偏远,城乡结对促提升

校园里的火球花红得耀眼,教室里电子黑板、护眼灯一应俱全,心理室的沙盘模型令人放松,美术活动室令人眼前一亮……4月1日下午,记者走进袁庄小学,除了校园美景外,孩子们开心的笑脸也随处可见。

袁庄镇位于如东西北,地处如皋、海安、如东三县交汇处。因为地处偏远,袁庄小学曾经教师流失严重。幸好如东教育部门注意到偏远地区学校的困难,并出台了结对帮扶等优惠政策。

“师傅,你看一下,有没有不妥的地方?”“谢谢徐老师的指点,辛苦啦!”在忙碌的教学间隙,如东县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徐守娟收到了袁庄小学“徒弟”们的短信。如东县实验小学副校长陈剑也经常询问6名徒弟的教育科研成果军令状进展情况。在他们的精心指导下,上周朱俊文等多名袁庄小学老师顺利申报了微型课题。

去年,如东县实验小学开始对口支援袁庄小学,围绕袁小年轻老师缺乏指导、教师年龄断层严重等问题,协商制定了对口帮扶计划。如东县实验小学校长曹爱东带领包括市学科带头人丁杨华、陈剑、徐守娟在内的7位名优教师团队成员和袁庄小学的所有青年教师开展“青蓝结对”,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提升。

“我们聚力城乡结对,共话成长。”曹爱东说,除了学校骨干教师送教上门外,还邀请袁庄小学的行政班子和骨干教师进行跟岗交流,为他们提供上市级公开课的平台。今年还将袁庄小学纳入了如东县实验小学教育共同体,与经开实小、少体校、德耀小学、福亮小学等五校共同开展活动,在共学共研中实现明显提升。

“如东对乡村学校舍得投入,如东实小名师们的帮扶是‘及时雨’。”袁庄小学教师蒋陈说,结对帮扶后,他收获非常大。

“如今学校管理更先进,活动更丰富,办学认可度越来越高。”袁庄小学校长薛爱明表示,去年获得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的教师有12人,教师队伍更加稳定。今年学校的年轻老师共申报了15个微型课题,远超往年。“前不久转学回来9名学生,家长对我们越来越认可。”

“我们聚焦‘一样’,聚焦倾斜,聚焦内需,让乡村学校和城区学校没有太大差别。”如东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体局局长、党组书记姜宁兵介绍说,如东对乡村学校设施和城里的学校同时规划、同时配置,大大改善了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在政策、人才、评价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深度捆绑结对,确保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发展“不掉队”。

资源共享,教学质量一样好

“8日我校将承办市语文学科基地的活动。等活动结束后,我们三校的语文老师一起协商下可以举行哪些交流活动……”3日下午,曹埠镇初级中学教师发展处副主任薛晴和袁庄镇先民初级中学教导主任、初二年级主任朱小祥都收到了如东县实验中学发来的信息。

如东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共有学生5000多人。日常教学工作很紧张,为什么还要挤出时间和乡村学校搞共建活动?

“除了教育部门的统一安排外,我们不少名师和业务骨干都来自乡村学校,对乡村教育有浓厚的情结。”如东县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赵东燕动情地说,除了自己在于港初中担任过校长外,副校长钱建林、王艳玲、徐建国都在乡村学校待过,希望能够带动乡村学校共同发展。

曹埠镇初级中学教师年龄偏大,一些教学形式和手段还不够与时俱进。袁庄镇先民初级中学部分学科只有1名老师,无法开展集体备课……面对这些难题,如东县实验中学积极打造城乡一体化学校发展联盟和教学研共同体,把曹埠镇初级中学和袁庄镇先民初级中学等校纳入其中,推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互享、学科共建,带动乡村学校协同发展。

“我们学到了他们的制度建设、管理方式、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好做法。”薛晴说,除了去观摩教学外,如东县实验中学还无偿提供教学资源,对曹埠镇初级中学的老师进行教学诊断,并对教科研课题研究和论文进行指导,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如今该校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都在5篇以上。

“学校年轻教师除了本校导师外,还有如东县实验中学的导师,‘双导师’制度让年轻教师得到了快速成长。”朱小祥表示,目前,先民初级中学结对的年轻教师占到了一半,尤其是人数少的专业老师也被如东县实验中学纳入集体备课范围,产生了良好的思维碰撞。“如东县实验中学美育、德育等品牌项目建设,更是对我们学校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真正的乡村振兴,实现城乡一体化,关键还要靠自身发展。我们把全县最好的校长,特别是有情怀的校长优先选派给乡村学校。”姜宁兵表示,近年来,如东每年安排近100名乡村定向师范生,优先保证乡村学校的配置,为乡村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同时,把到乡村任职连续两年以上作为提拔处级干部的重要标准和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引导更多优秀校长和骨干老师流向乡村,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镇域携手,推进高质量融合

“在作者眼中,老王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着结合老王与我交往的几件事来分析……”1日上午,在河口镇区域教育联盟“听行政”第六次活动上,景安初级中学的李欣老师展示了一堂课改课《老王》,学生小组的讨论非常热烈。教学观摩结束后,该镇的学校校长、骨干教师一起评课、提建议,整个活动到下午1时才结束。

河口镇由河口、于港、景安3个乡合并,保留了完整的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学段,共有3所初中、3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新时期,如何实现区域内的教育高质量融合?

2021年,河口镇通过了《河口镇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的决议》,并制定了“十四五”期间教育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明确从教育资源配置、教师素养提升、硬件条件改善、招生渠道优化等方面着手,对教师评奖、购房补贴、长期奉献等予以激励,全力打造优质教育高地。

“我们从初中向小学、幼儿园延伸,用‘听行政’、跨校任教、常态化学科教研这‘三驾马车’,推动区域内教育的高质量融合。”如东县教体局派驻河口镇教育联络组组长林红亮解释说,3个片区在教学改革深度、生态上有所差别。“听行政”指的就是有教学任务的学校行政人员全员参加听课、赛课、评课活动,用“做出样子”代替“喊破嗓子”。通过放大学校行政人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汇聚教学改革力量,让河口的学校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研、共享、共进。

如东县教体局派驻河口镇教育联络组的副组长康建军,如今还是于港初中和直夫初中两所学校的初三物理老师。这两个学校车程近20分钟,他从来没迟到过,教学质量更在如东名列前茅。这也是河口镇独有的跨校任教。

“哪里学科薄弱,优秀教师就流向哪里,做到靶向提升。我们整合区域里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资源,带动河口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林红亮说。该镇学校的每个学科都成立了学科中心组,既有集体备课,又有课堂教学研讨,还有专家讲座,覆盖了全学段所有老师,涌现出一批优秀老师。“学校与景中、于中等区域内学校抱团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直夫初中校长张存智笑着说。

区域内融合发展,结出了累累硕果。景安初中“伴学课堂”全国有名,近30个省的学校负责人前来观摩。于港初中“同伴互助”、直夫初中“二三四课堂教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去年,河口镇增加了7名南通市级名优人才,成为拥有两名正高级职称老师的唯一乡镇。

“改革是最大的动力。”姜宁兵说,去年,如东县被认定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实现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江苏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三大创建大满贯。如东教育部门将因地制宜深化改革,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让优质均衡之花更绚烂。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0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