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安徽农大深化与两县合作,共建农业推广服务平台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与临泉县和定远县签署了新一轮全面深化合作协议,这是继2015年该校与两个县首轮10年合作的再赓续。

按照协议约定,校县双方将按照“构筑大平台、转化大成果、组建大团队、优化新机制、提供大服务”的合作思路,围绕平台建设、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继续开展深度合作,为地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15年4月30日和6月16日,安徽农业大学分别与定远县和临泉县签署“共建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合作协议”,分别在定远县西卅店镇和临泉县杨桥镇建设了“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皖西北综合试验站”。

“感谢江淮分水岭试验站帮助我引进了10多种蔬菜品种,通过种养循环模式,我的蔬菜产量大幅增加,收益也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定远县锦创家庭农场负责人臧加超高兴地指着大棚里的蔬菜说。

“作为农业企业,入驻园区两年多,安农大皖西北试验站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合作了很多科技攻关项目,比如小麦育种等,还从学校转化了一批相关成果。期待未来通过试验站,能够在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上与安农大有更密切的合作。”安徽农发黄淮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辉表示。

据了解,两个试验站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试验站面向县域主导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了由高校专家和地方技术人员融合的优质粮油、草牧业等8个产业联盟,成立了“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创新构建了“一站一盟一中心”校地合作模式,开启了大学农业推广模式的新探索。

校县80余名专家长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活动。皖西北综合试验站自成立以来,与临泉县共同培育审定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18个,示范推广农业“四新”技术100余项,专家团队技术服务累计1.5万余人次,解决各类技术难题上千条。

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试验示范基地里长期开展“草-羊-果-蔬”“稻渔共生”产业融合、多功能油菜等试验示范项目,安农大的多个科研团队利用试验站的基地进行科技攻关。通过长期定位观测实验发现,草牧业和果蔬产业联盟联合创建“草-羊-果-蔬”农牧耦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使示范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倍以上,果蔬品质大幅提升,每亩地效益能够达到3000~5000元。

目前,该校已与合作超过十年的6个县(市、区)进行了续约,签订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学校将以新一轮协议的签订为新起点,继续建好管好用好试验站,培育高水平科技推广队伍,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不断提高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奋力谱写校地协同合作的崭新篇章。

合报学在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庄文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8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