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前洲街道杨家圩一处去年完成整治的千亩农田里,小麦抽穗,微风拂来,绿浪翻滚,赏心悦目。昨日获悉,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耕地保护“三提两严”行动,去年全市耕地总量净增超2万亩,为“十四五”以来首次实现“止减回增”。今年“三提两严”行动再提速,启动建设22个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单元,力争净增恢复耕地超1万亩。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锡的人口密度、地均GDP和土地开发强度均为全省最高,但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却为全省最低,同时,耕地碎片化程度较高,耕地保护任务艰巨。为此,我市启动了以“提增数量、提优布局、提升质量”为目标、“严格执法、严守底线”为保障的耕地保护“三提两严”行动,力争到2027年,耕地净增规模超过6万亩,千亩以上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占比不少于30%;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3万亩,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85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1亿斤以上。
蓝图如何实现?去年我市编制完成“三提两严”专项规划,通过摸排发现,全市近期有恢复成耕地潜力的土地18.55万亩,主要位于宜兴、江阴、锡山区和惠山区。围绕耕地恢复目标,我市排定72个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单元,鼓励各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低效用地腾退、林耕互换等举措有力整治恢复耕地、优化耕地布局。
步入杨家圩耕地集中连片整治单元,记者看到,经过整治后的粮田地块规整、水利设施先进。“原先的杨家圩村以零散的果园经营、蔬菜种植为主,水稻田只有51亩,通过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复垦,我们计划打造2个连片千亩农田,其中位于杨家圩北面的1个千亩农田已建成,即将迎来小麦丰收。”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陆柯伽说。地处东港镇港南村的一处整治单元也已启动建设,“预计可新增耕地299亩。”镇长朱轶为介绍,结合东港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当地正加快优质稻米品牌培育,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激发各地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我市计划推出一批激励政策,比如,坚持“以补定占”、多增耕地可多供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拟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耕地恢复任务指标交易平台,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激励办法,对耕地恢复量多的地区,多给予资金补偿等,打造新时代耕地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