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正是赏花好时节。在宿城区王官集镇的蝴蝶兰大世界里,工人们从透明的玻璃瓶中夹出一株株绿色的蝴蝶兰幼苗,娴熟地将其移栽至花盆中。另一边的大棚里,不同品种的蝴蝶兰已盛开成一片花海。
四季时时有花常开,在这里已成为常态。大棚里,宿迁国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沣农业”)总经理曹国峰对处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种苗长势格外关注。这个集品种研发、种苗繁育、栽培种植、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现代化兰花综合生产基地,正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
“我一毕业就开始做蝴蝶兰,从江苏连云港到陕西,再回到江苏,最终选择在宿迁扎根。”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历程,曹国峰感慨万千,“当时来的时候,王官集镇相关部门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为后续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们能够专心投入蝴蝶兰的培育工作。”
规模大、技术强、设施优,这让国沣农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如今,王官集镇蝴蝶兰大世界已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蝴蝶兰种植项目。“该项目的设计产能为年产种苗3000万株,目前已经能达到2000余万株。”曹国峰自豪地说,随着国沣农业的发展,许多人对蝴蝶兰的认知度也不断提高,蝴蝶兰价格也更亲民,过去蝴蝶兰以礼品为主,现在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10年前,一盆10株的蝴蝶兰均价在600元左右,现在约300元就能买到。”曹国峰说,这也反映出近年来蝴蝶兰产业的激烈竞争。而创新,是曹国峰为国沣农业寻求的破局之道。
“以前蝴蝶兰普遍的生长周期是12至18个月,现在大家都在努力做到8至10个月开花,同时要保证品质。这就对品种选育和栽植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曹国峰介绍,国沣农业每年在育种方面投入30万至40万元,同时加强和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加快育种进程。技术方面,国沣农业在蝴蝶兰大世界安装了200多个智能传感器,采用5G物联网技术,精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生长因素,可以实现“定时开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随着蝴蝶兰的根在王官集镇越扎越深,花在宿迁开得越来越好,曹国峰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
“以前,我们只是做种苗供应商,产业链很短,当地农户的参与度比较低。”曹国峰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决定延长产业链,从瓶苗过渡到规格苗的种植,再培育成花。这样一来,农户的参与度就大大提高了。”
如今,蝴蝶兰大世界的部分温室大棚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联营方式。即由企业统一提供温室大棚、种苗、技术,并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这样一来,每个经营主体(农户)每亩每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0余万元,带动就业650余人,进一步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对于未来,曹国峰有着清晰的规划。“长远目标是让蝴蝶兰大世界做到满负荷生产,达到设计产能。目前在建的二期项目将于今年11月投产,每周可以将2万株成品花推向市场。”曹国峰说,“着眼当下,我们正在解决蝴蝶兰‘最后一公里’的便携问题。比如培育更多的直立生长株,只需一个便携包装盒、塑料袋或小盆就能把蝴蝶兰放进汽车后备箱。”
在销售渠道上,国沣农业也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依托宿迁的电商环境,我们已经在做线上的直播销售。”曹国峰表示,国沣农业并不仅仅追求线上销售量的增长,他更希望把线上的流量引入线下,带动周边的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品质上追求卓越,在规模上实现跨越,一株株蝴蝶兰,不仅点缀了生活,更让乡村经济一路繁花。曹国峰相信,蝴蝶兰大世界将培育出更多苗好养、花好开、还能开得久的蝴蝶兰新品种,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这份美丽和幸福。(祁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