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村里创业的年轻人扎堆,民宿、咖啡馆都开起来了,房子都不够租啦!”上个周末,看到络绎不绝的踏青游客来到村里,上虞区陈溪乡太平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军笑意盈盈。
以前,太平山村不少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农房少人居住年久失修,零星出租仅能换得微薄收入。2022年,村里与第三方公司携手成立强村公司,村民通过闲置农房入股,期限最长20年。经统一收储改造后,曾经无人问津的闲置农房成了“香饽饽”。
“我们进行整体规划,把零散的闲置农房打造成特色民宿集群,租金翻了几十倍!”张文军指着村口新开的一众新业态介绍,该村目前已激活农房41幢,激活面积1万余平方米,共为村民增收12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
以“千万工程”为引领,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创新探索并形成了资产入股激活的“太平山模式”、整村全域激活的“王化模式”、片区联动激活的“岭南模式”、村庄经营激活的“梅渚模式”、招引团队激活的“油罗山模式”等闲置农房激活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市通过闲置农房激活吸引了近6000名农创客和新农人在广袤乡野创业,已激活闲置农房2.6万宗,为农户和村集体分别增收9.4亿元、5.5亿元,带动4.3万余名农民就业。
老宅新生、人气回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将以更高能级的社会资金投入,在更广层面、更深领域激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