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要闻

宁波探索文物安全管理新模式

16处不可移动文物晋级“省保”、52处被公布为“市保”、135处宁波市文物保护点确定“两划”……刚过去的2023年,是宁波文物工作持续深化,收获满满的一年。

宁波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丰富,而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利用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在“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指引下,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多措并举,不断筑牢文物“保护墙”,守好文物“生命线”;同时在探索文物保护模式上积极创新,通过智治系统建设、数字化信息采集建档等方式,为文物保护工作穿上了科技的外衣。

一批文物晋升“省保”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本行政区域内具有相当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六类。

2023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新公布121处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16处不可移动文物成功晋级。包括大榭遗址、井头山遗址、施岙遗址、句章故城遗址、明州罗城遗址(望京门段)等5处古遗址,碧环桥、符卿第、瑞峰塔、灵龙宫、七星桥、鉴池公祠等6处古建筑,孙传哲故居、朱枫故居、张人亚衣冠冢、纪子庚墓、祝江大桥等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经统计,目前宁波市“省保”数量已达103处。

公布之后,如何提升“活化”利用,充分发挥文物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成为新的命题。

据了解,在第八批“省保”中,井头山遗址的二期发掘仍在进行,古遗址的文化价值将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不断深化阐释;明州罗城遗址(望京门段)已建设成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不仅成为市民游客了解宁波城市发展史的好去处,也在古遗址专业保护方面得到许多创新实践;宁波塔前街的孙传哲故居,已打造成孙传哲邮票艺术馆,在其后人支持下,这位著名邮票设计大师的大量经典作品“荣归故里”,实现常态化展示。

在“省保”内喝一杯咖啡、寄一张给未来的明信片,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把重要文物资源纳入法制化管理范围

2023年9月,宁波市人民政府新公布52处宁波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批申报遴选工作旨在突出文物古迹的价值地位,强调在品类和分布地域方面具有宁波代表性或填补某一领域空白,重点关注价值较高但日常管理工作相对薄弱的不可移动文物。通过这种方式,把重要文物资源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范围。

许多市民都很熟悉的亭溪岭古驿道,东起东钱湖城杨,西到横溪周夹岙,全长约5000米,由鹅卵石铺成。古道上古迹众多,包括亭溪岭古兵营遗址、祥云亭、磬裁亭(第五亭)、摩崖石刻等,整体保存完好,为研究古代交通、地理沿革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位于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梓荫山东麓崖壁上的梓荫山摩崖石刻。刻于宋嘉定十三年(122),镌刻楷书“惩忿窒欲”四字,年代久远,保存基本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而在招宝山南面山腰崖壁上的梵文摩崖石刻,刻凿年代约为元明期间,也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又如位于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梅墟街道的求精学堂,由谢天锡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西方寺址上捐资兴建,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培养了中科院院士戚正武、工程院院士郁铭芳,广州起义烈士沙文求等人,近现代书法大师沙孟海也曾在此任教,对研究宁波近现代教育历史有深远的意义。

至此,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达到62处,有效提高了我市重要文物资源等级,也有利于增强地域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

与此同时,2023年8月,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共同公布了135处宁波市文物保护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即“两划”),为认真落实文物保护措施和管理责任,在城市更新中加强文物安全防护,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数字建档为文物保护披上科技外衣

此外,2023年,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还协助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完成了全市文物安全巡查工作;完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安会馆消防提升工程;制作完成1899块宁波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文物安全责任公示牌,打通了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协助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开展宁波市文物安全智治系统和平安新基建工程,率先探索全市范围内文物安全防护设施统筹规划建设新模式,让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工作从“被动灭火”转为“主动防范”,切实推进我市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的全省文物安全应用场景建设“揭榜挂帅”项目——宁波市文物安全体检场景,则在2023年通过省文物局验收,作为6个辨识度高、实效性强的示范应用内容之一,在全省推广。

近年来,国家对革命文物的调查研究极为重视。为进一步摸清宁波市革命文物资源家底,2023年宁波市还启动了革命文物调查研究项目。2023年6月至12月,项目组赴宁波各区(县、市)等地进行实地调查,编制完成《宁波市革命文物调查研究报告》。成果包括完成省第一、二批次宁波市9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与853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调查研究评估表及基本信息表,梳理汇总了175处(186个点)宁波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线索,对我市革命文物保护现状进行了全面真实客观的分析评估,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合理建议。

同时宁波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化信息采集及建档(一期)项目也已完成,大革命时期中共宁波地委旧址、朱枫烈士纪念楼、蔚斗小学旧址等17处(单体建筑约30幢)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完成登记建档及三维信息采集工作。

这些数据为我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及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随着AR、VR和三维数字纪录片等科技的发展,观众有望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身临其境感受革命文物,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故事。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9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