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没有药,医生也很少——有病人,没医生,没药品”“2021年初隧道就建成了,至今还未通车”……在2023年杭州市第二期“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第二场中,“推进西部山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这一主题被摆到了问政桌上进行探讨。针对问政短片中反映的问题,现在整改得怎么样了?近期,政在@记者与杭州市委办公厅“1+X”民意互动平台“回头看”小组一起走进淳安、临安、建德、桐庐等西部山区,实地探访了公共服务困局的破解情况。
“高山村”的班车通车方案仍需优化
对于地处偏远的“高山村”来说,一辆辆看起来普通的公交车,却承载着大山村民的幸福和希望。在第二期“公述民评”活动中,有观众反映,她家住在淳安县王阜乡前进村,平日里要想去乡里或集市,公共交通只能选择村里两天一趟的小巴车,而且核载9人的小巴车往往会遇到坐满上不去的情况,当天错过了就得再等后天,村民生产生活深受影响。
在问政活动播出后,当地有关部门第一时间现场勘验,拿出方案:一是将巴士调整为每日两趟;二是到村委会预约车辆出行;三是步行至柳塘行政村,乘坐每日两趟的客运班车;四是步行到交通干线公路港湾式停靠站,搭乘常态化运行的农村客运班车。
日前,“回头看”小组深入前进村实地了解发现,从1月开始,村里的班车频次已经增加了,每日上午8点、下午2点左右都能在村口看见小巴车的身影。虽然车有了,但还是有“上不去车”的情况。“班车是从比我们村位置更偏僻的何包山村始发的,所以早上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满员的。”有村民无奈地说。遇到这样的情况,想要出行的人还是只能选择电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或步行。“我们这里通往乡镇的唯一道路就是那条盘山公路,它坡陡、弯多、路窄,尤其是老年人自己出行的时候,路上很容易摔跤,之前有摔得严重的都摔骨折了。”村民表示,“我们这里附近行政村加起来常住人口有800多人,一辆9座的小巴车,确实座位太少了。”
造便道连隧道,路通人通民心才通
路,是跋山涉水的纵横交错,让山里走向山外,山外走进山里。
大源村位于桐庐县凤川街道最南端,村里唯一的主干道柴雅公路,路面狭窄,且弯多坡急,尤其是两车交会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方便通车,柴雅线改建工程开工;其中,2018年8月,工程配套的肖岭隧道正式开工,并于2021年1月顺利贯通。但在第二期“公述民评”问政活动中,有当地村民却反映:“为什么早早就建好的隧道,一直没有通车呢?”
问政结束后,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春节前已造好一条隧道进口的临时便道,先把已建成的道路利用起来。”这样的举措老百姓认可吗?“回头看”小组来到肖岭隧道附近的村落询问当地村民。“现在造了一个便道的入口,能把建好的隧道都联通了,相较之前的柴雅线不仅开车速度快了,关键是更平坦通畅了!”村民们表示满意。
“回头看”小组也乘车体验了一把原先的柴雅线公路,一路大大小小十几个弯,让人直冒冷汗,遇上车辆拥堵,还需花费更多时间等待。“因为工程车现在不能在隧道里开,所以村民私家车出行几乎都会选择隧道,这样分流也让出行效率更高。”村民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去远的地方一天能够实现往返,老百姓看病,孩子上学也越来越便利,外面来村里看看的人也多了起来,路通了,人也通了。
补药品聚英才,乡镇医院要做群众的“医靠”
“我们村里常住人口有1万多名,但经常连感冒药、消炎药都没有,医生也很少,年纪很大。”在之前的“公述民评”问政活动中,有百姓反映建德市大洋镇麻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药品短缺问题,同时,坐诊的三位医生中,有两位是老年医生。村民质疑:如何确保社区卫生室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而且当地很多乡村医生年龄偏大,如何解决乡村医生后继乏人的问题?
“回头看”小组实地走访了麻车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现当下站内70岁以上医生有1人,30—40岁年龄的医生占比一半,医生队伍在年龄结构上已有大幅度改善。“同时,现在服务站的药品总数(含中药饮片)共有405种,还在持续增加中,能够基本满足周边群众需求。如果老百姓在市级或者省级医院看病有代配药需求的,我们也会通过‘云药房’提供服务和帮助。”建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除了在药品储备上加大支持力度,建德还在全市层面上持续推进村卫生室(站)改造提升和人才培育,让乡村基层医疗队伍“后继有人”。“我们出台了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的相关人才政策,与杭州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联合培养,定向培养生按期毕业后,会统一调配至建德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共体内进行工作。”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与“回头看”小组座谈时表示。
同样存在诉求的,还有临安区昌化镇的老百姓。在“公述民评”问政活动中,同样有市民反映这里的乡镇医院——临安区第四人民医院“缺药”“缺人”的情况:“小孩得了流感想配一个奥司他韦也没有,一个简单的奶粉过敏也看不了。乡镇医院如何提升常见病诊疗水平、常用药日常储备,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呢?”
“回头看”小组日前在临安区第四人民医院实地了解到,目前医院现存有西药545种,中成药125种,中药饮片527种,今年一月份以来已增加了21种药品,尽可能多地储备群众有需求的药品。但在深入询问过程中,小组发现,医院相关部门还存在对某些线上问诊业务熟悉程度不高的情况。
缩时间优方案,老年人“家门口”的公共出行才更有温度
在“公述民评”问政活动中,有家住富阳区曜阳国际老年公寓的老人反映,他们到杭州市区乘坐的500路公交车,中间要经停36个站点,兜兜转转到杭州城站要近两个半小时,通行时间长,非常不方便,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更是煎熬。
为了让公交交通有温度、老人出行无难度,相关部门在问政活动后立即进行整改。“回头看”小组在现场看到,目前在该老年公寓公交站已经新增了500路快线班次,中间只要经停不到10个站,1个小时内就能抵达杭州城站;在老年公寓大门口,还增设了1班早上8点出发的500路区间车(老年公寓至城站)。
各界说
方益波(社会评论员)
从整改情况看,乡村运力和百姓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行百里者半九十,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善的力度,把好事办到底。
补助基层医务人员的政策是有的,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力度可能还不够,和老百姓的期待还有差距。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充分的医疗服务,以及实现乡村医生“后继有人”?需要更有力的制度设计和供给,才能保长远,最好还能“后继优人”,这是普遍性的难题,也是值得深入去破解的重要民生课题。
林航(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交通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纽带,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可以让群众出行更便捷,也能让要素流动更舒畅。除了增加班车频次,也可以设置呼叫器等招呼邻近线路班车来接乘客,或探索顺风车、拼车等灵活形式,更有适应性地满足群众多样的出行需求。路通则兴,一通百通。交通顺畅将更有效促进人员、物资、信息的跨区域互联互通,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升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水平。
徐越倩(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这一次公述民评的“回头看”,让我们看到政府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效率。应该说,乡村交通巴士的增设和调度、基层医生的结构优化和激励制度的推出、药品配备的丰富程度增加和可及性增强等举措,其实都是让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均衡、利用更有效。这既要求相关部门通过充分调研发现需求、找到痛点,增强政策和资源的供需匹配,也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在提供基层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形成多元主体合作、政策激励相容的治理体系。
陈天慧(社会观察员)
问政活动整改后,临安区第四人民医院基本药物储备有所增加,但仍存在一些亟须改进的地方。如,夜间的儿科门诊还没有开设,家里有小孩需要在夜间就诊的,都得去临安市区就诊,不是很方便,希望能够改善。
针对以上情况,“回头看”小组也提出了相应建议——
1.淳安县王阜乡前进村如今的通村公交班车频次虽然增加了,但还是有“上不去车”的情况,建议可否将小巴车升级为中巴车,来增强运力,帮助村民更好地“走出去”。
2.公交线路调整后,“回头看”小组在与富阳区曜阳国际老年公寓内的老年居民沟通中了解到,大部分老人对于新增车次的情况并不清楚。为此,小组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年群体,方便大家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