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进行行政处罚时,应充分体现包容审慎的执法理念。建议增加一款‘对于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内容。”“建议相关内容可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构建统一的畅通有效的企业诉求平台。”……
日前,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组织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意见征集市直部门座谈会。会上,市府办、市公安局、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和商会代表围绕各自职能,从不同角度对法律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这是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最近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后首次开展的活动。该联络站是全省首个地级市“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被形象地称为国家立法“直通车”,在国家以及地方立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意义非凡:丽水可通过发挥联系点“民意直通车”功能,将改革发展中需要国家层面支持的痛点难点问题直接反映到国家层面的立法机关;发挥联系点平台制度优势,广泛听取民情,“原汁原味”反映各方意见,让来自浙西南革命老区的民主故事更加鲜活和丰富。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自2015年9月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构建形成“中心引领、县乡互动、共建共享、运行高效”的山区代表联络站架构体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广泛收集和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着力打造具有丽水特色的地方立法品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一级巡视员李春丽在丽水调研时认为,丽水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畅通基层群众民意表达渠道,让民主可感可触,立法工作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
在制度建设上,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出台《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暂行办法》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指导意见》,积极打造具有丽水特色的基层立法工作阵地,目前已建成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3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20个,拓展了100余个立法信息采集点,1500余名信息采集员,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全域化、立体化、专业化立法联系网络。
截至目前,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完成了25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工作,累计上报意见建议3000余条,带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及群众2万人次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献计献策。
不仅如此,在立法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开门立法”,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路径,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立法“主角”。2024年,在修改《丽水市物业管理条例》时,市人大积极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民主立法特色品牌,通过社区辩论会、“专家圆桌派”直播、选民接待日、“人大代表履职综合应用”征求意见建议等形式,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立法的热情。
“以前总感觉立法高高在上,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是触手可及的,我们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融入到法律法规里面。”在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参加活动的市民陈建东表示,“开门立法”的形式非常好,应该经常开展,让更多业主了解物业知识,参与到物业管理条例的修改当中。
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基层立法联系点设在丽水,既是对丽水工作的关心支持,更是对丽水人大立法工作的鼓舞鞭策。下一步,将在巩固现有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立法调研工作实效,通过线上线下加强与基层群众互动,拓宽公众参与立法渠道,广纳民意、善聚民智,争取在国家法律制定中体现更多丽水元素,为国家立法传递丽水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