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破旧的、没有文物价值的地契或房契,很可能被人当做一张废纸扔掉。然而,在马鞍山画家陈冰(艺名茶嘴)看来,这可是一张不可多得的画纸。在地契或房契上创作山水画,茶嘴是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们称之为“契约山水画”。
当记者走进茶嘴的画室,一幅幅精美的“契约山水画”映入眼帘。这每一幅作品的问世,都蕴含着一段故事。
为收集一批契约不远千里奔波
各人有各人的喜好,茶嘴的喜好便是收藏契约。 “刚开始收藏契约时,并不是为了作画,而是欣赏契约里的书法。”茶嘴告诉记者,契约里不但有书法,还有古人的生存环境、人物故事,他便期待着通过艺术“与古人对话”。
2001年的一天,他将一些没有文物价值的契约装裱在宣纸上,根据契约的内容进行创作,再现当时的人物、环境,当地的民俗风情,效果颇佳,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由于“画纸”特殊,茶嘴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各种契约。除通知亲朋好友帮忙收集之外,每到一地采风写生,茶嘴第一时间便去古玩街里的地摊上“淘宝”,或者到老乡家串门,买一些有意思的契约回家。
为尽可能多地收集契约,茶嘴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有一次,茶嘴得知西安一家古玩店有一批契约,在要求送货无果的情况下,他便不远千里只身一人奔赴西安,最终成功在西安购置一批契约。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二十年来,茶嘴收集的契约涵盖的地理范围包括内蒙古、山西、陕西、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福建等地,甚至还有越南的一份契约。这其中年份最早的是明万历年间的官契,最迟的是1953年的官契和1973年的民契。
作品曾被误以为是外国画家所画
由于“画纸”得来不易且不可复制,即使价格低廉且不具文物价值(具有文物价值的留作收藏),茶嘴也从不肯浪费。每次创作前,他总是构思再三,拟好稿,然后开始创作。为保证作品内容的“相对真实”,茶嘴便北上内蒙古察哈尔、陕西蔚县等地,南下广东、云南、浙江等地,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力求“真实”地描绘出与契约相关联的情境。
“虽然网络上也能搜索到各地特色山水或建筑的图片,但如果没有亲自去过,就没有写实的感觉。”茶嘴说。因此,皖南山水、徽派建筑、广东雕楼、西北民居等总是能惟妙惟肖又恰如其分地出现在茶嘴的“契约山水画”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嘴的“契约山水画”逐渐进入到公众视野。继2012年8月在北京恭王府首开契约画展之后,2014年,由珠海市美协主办的“契约于天地山水间— —茶嘴契约作品展”也在珠海报业集团大厦展出,受到了业界同行及观展市民的热烈欢迎。
事实上,在此之前,茶嘴的“契约山水画”并不为外人所知,其间还发生过一件趣事。2011年2月,安徽省美术代表团一行赴韩国参加交流,同行的一位美术家在韩国看到茶嘴的“契约山水画”后大为惊奇,忍不住拍照留存。茶嘴见此大为诧异,便上前一探究竟。原来,同行的这位美术家从没在国内见过“契约山水画”,误以为是韩国画家所画,由此闹出一场笑话。
作为“契约山水画”的第一人,茶嘴并没有故步自封。就像他说的那样,他还在不断寻找。 “寻找契约,寻找陈纸,寻找纸品和旧物件,寻找旧文化的墨香;寻找风景,寻找民俗,寻找文化遗迹,寻找遗失的契约精神。”未来,越来越多的特色民俗、文化遗迹将在茶嘴的“契约山水画”中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