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莲藕飘香,南谯区乌衣镇3000多亩莲藕迎来了丰收。在该镇大同圩村,龙香家庭农场主魏先龙正带着8位熟练工人抓紧采挖新鲜莲藕,抢先上市。只见一段段洁白肥厚的莲藕在高压水枪的冲刷下,快速就浮出了水面。这些莲藕将销往上海、南京、合肥等地。
“我从事莲藕种植六七年了,目前面积3000多亩,成立有家庭农场,年产值百把万元,也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发展。”魏先龙告诉我们,“每年8月到来年4月莲藕成熟采收期间,熟练工人每天可采挖数百上千斤,一天能挣400至600元的样子。”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乌衣镇地处圩区,塘渠星罗棋布,自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就开始对水面资源进行整合并公开对外发包,现已形成了莲藕、菱角、龙虾、河蚌、青虾、螃蟹等各类淡水河鲜种养殖产业,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实现了“一水多赢”,不仅丰富了群众的餐桌,更鼓了村民的“腰包”。
而在大柳镇华严庵村,素有“水中小人参”美誉的水生植物芡实也正在采收。山坳间的水田里,硕大翠绿的叶片中间,紫红色的花朵傲然挺立,十多位工人正循着花朵寻找成熟的芡实苞,利落的一刀割下,饱满的芡实苞便被收入网兜。加工作坊里,大家更是分工合作,开芡实苞、机械去衣、清洗、去杂、筛选、包装等作业,一派忙碌而有条不紊的生产景象。
芡实俗称鸡头果,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基地每年可采9到11茬,每茬亩产400斤左右,采收季节用工20多人,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就业。
“我感觉鸡头果这几年发展前景还不错,是个增收致富的产业。”农场主贾海哲说,“下一步我打算扩大规模、增加用工,把这个增收致富产业越大做强。”
南谯区近年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水资源,持续做好水文章,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以水兴产、以水富民,为乡村振兴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促进增收富民。
而在传统水产业发展上该区也不囿于传统养殖。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该区利用全区5万亩水面资源,结合省农科院水产所科研力量,开展种质繁育技术研究,不断提升水产苗种企业繁育能力,大力推广名优水产品繁育,加强养殖技术指导,全力打造孵化、养殖、销售一体化的水产养殖现代渔业体系,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水产品基地。目前拥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年繁育“四大家鱼”、黄颡鱼、鳊鱼、鳜鱼等鱼苗达53亿尾。成功建立“滁州鲫”省级原种场,年繁育滁州鲫鱼苗2000万尾,推广养殖面积逾2万亩。打造“福家”“皇庆湖”等地域特色水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加强传统养殖的同时,该区持续推广水产先进技术,推广青虾、小龙虾、螃蟹等优质水产品养殖,提高水产养殖效率和水产品质量。目前拥有青虾特种养殖水面约1万亩,产量750余吨,亩均产值超万元,稻虾稻鱼生态养殖面积3.6万亩。改变传统池塘养鱼观念,引进“陆基圆桶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模式,整合产业发展资金800万元,打造“陆基圆池(桶)+池塘”循环水模式养殖示范基地,年产鲈鱼、鲫鱼等水产200多吨,其中65%以上销往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和合肥等长三角大中城市。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据悉,下一步,南谯区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做活“水”文章,把低洼地变为“聚宝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完善产业配套,推进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探索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增收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