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南亚首个中国研究中心启动 上海学者将成为中方首位常驻人员

  记者 洪俊杰

  几天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李红梅博士将前往孟加拉国达卡大学,成为中方首位常驻当地中国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

  这是我国在南亚地区建立的首个中国研究中心,是落实去年8月习近平主席与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约翰内斯堡会晤达成共识的重要举措。经过前期筹备,中心于今年3月24日启动。

  “我们期待经过双方努力,中国研究中心(孟加拉国)能成为中国与孟加拉国乃至与南亚增进了解互信、交流治国理政经验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心牵头单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说。

  与中国学者面对面了解中国

  “达卡城市基础设施变化很大,CBD(中央商务区)高楼多了,有了不少新车豪车,城市也比以前更有秩序。”筹备过程中,李红梅和同事实地感受这个南亚国家的进步。2026年,孟加拉国将从世界银行标准下最不发达国家行列中“毕业”,朝着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如今,当地政府、学界、商界既兴奋又有种紧迫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新模式。

  对此,包括达卡大学校长马克苏德在内,许多孟方学者都直言不讳,本国的发展不能简单模仿或重复某种单一模式,应该博采众长,制定中长期规划。而了解中国经验,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选择。

  不过,由于语言原因,多数孟方人士只能通过西方英文资料了解中国,“这样的信息是不完整甚至失之偏颇的”。于是,设在达卡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就给了当地学者无需经第三方就能与中国学者面对面的学术平台。达卡大学是孟加拉国最重要学府,在这个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1.73亿的国度,其学术影响力无出其右。

  这种交流平台的建立,离不开中孟两国关系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如今,在政治上,两国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上,双方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新能源、农业等领域合作密切;在交往中,当地智库“选择研究中心”民调显示,超九成受访者认为孟中关系现状良好,越来越多孟民众希望到中国旅游、求学和经商。

  “中国研究中心为我国学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宝贵平台,也有助于实现‘智慧孟加拉’、‘2041愿景’和‘金色孟加拉’梦想。”马克苏德对此满怀期待。

  帮助孟加拉国实现梦想

  风油精、驱蚊水、电蚊香、蚊帐、防蚊手环、长袖衣裤……李红梅的行李箱中放满了各种驱虫产品以及常备药物。她笑言,两国交流合作的领域都可以从中找到。

  比如,当地蚊虫肆虐的重要原因是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难以获得清洁水源。作为中国研究中心(孟加拉国)的参与单位,同济大学学者通过实地走访,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水治理方案。同样的,孟加拉国处在恒河三角洲地区,常遭遇季风与内涝影响,参与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在河口三角洲治理领域有不少经验。此外,参与单位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云南大学则长期从事中国与南亚国家交流工作。

  “我们有国家发展的行动自觉,与中国朋友密切合作,能够加快我们发展速度。”中心孟方主任、达卡大学外事处处长莫图扎说。

  中心秘书长兼中方主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宗义对此很有信心。之前他已三赴达卡,走访多个中方承建项目——帕德玛大桥,结束首都达卡与西南部靠摆渡往来的历史,陆路交通时间从11个小时变为11分钟;联通第一大港吉大港东西两岸的国父隧道,成为南亚首条水下隧道;位于首都的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超2.6亿吨,使近500万市民受益。用孟加拉国地方政府、农村发展和合作社部部长塔兹的话说,“中国正在帮助孟加拉国实现梦想”。

  “中孟合作,不仅局限于看得见的工程基建领域,也可以在经验交流、理念分享方面,这就是中心要做的。”刘宗义介绍,不久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张帅先后前往达卡大学,向孟方介绍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以及可持续发展转型。之后,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也将赴当地介绍中国碳中和道路。

  有效提升我国知外能力

  这几天,达卡的气温已超过40摄氏度。常驻当地,除了要适应湿热的气候环境,更要克服较差的生活条件,适应与国内不同的工作节奏与工作方式。

  即便如此,李红梅还是很期待这次常驻,“研究当地国情、人情与地情,需要我们在一线,这是中国学者的责任,也在提升我国知外能力。”虽然中孟各领域合作密切,但熟悉孟加拉国国情的中国学者还是不多。就像了解中国不能只在网上看中国,了解孟加拉国也不能只在网上看孟加拉国,做好区域国别研究,在对象国的物理存在是“标配”。

  按照中心安排,中方学者会走出达卡大学,深入了解孟加拉国国情。今年6月,在中心组织下,孟加拉国青年领袖团将访问中国。20位来自当地智库、学界、媒体领域的年轻人将会参访昆明、上海、北京等地,与中国智库学者交流,实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新农村建设及全过程人民民主成就。

  明年是中孟建交50周年,各方期待两国关系能再上层楼。“我们希望将中国研究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高标准和开放性人文交流平台。”陈东晓说,立足孟加拉国,辐射南亚与东南亚,促进区域间发展合作与民心相通,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贡献上海力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5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