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拱墅:“浙江省商贸第一区”, 如何再添“强引力”?

  阳春三月的杭州,又到了最佳赏花期。近日路过武林广场的人们,突然发现空降了一座“莫奈花园”。这座“繁花秘境”也拉开了杭州大厦3月“购物嘉年华”的序幕,武林广场再次成为杭州人消费打卡的“C位”。

  坐拥大武林、大运河、大和平、新天地“杭州四大消费核心商圈”,近年来拱墅在消费赛道一路领跑。今年初,杭州公布了区、县(市)2024年的“经济榜”,拱墅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10.9亿元,同比增长3.5%,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一。这也是自2021年破千亿元后,拱墅连续4年蝉联“全省商贸第一区”。

  随着基数越来越高,拱墅如何实现消费扩量提升,高标准打造国际新型消费首选地?今年以来,该区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拱墅辨识度的文商旅融合成果,推动“中国大运河景区南大门”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让“来杭州,一定走大运(河)”成为消费者和市民游客的共识。

  新产业带来新活力 核心商圈重塑提升强优势

  绣球花瀑布从橱窗倾泻,一辆南瓜马车直接开进了“绿野仙踪”。在杭州大厦AB座的步行街上,这个沉浸式法式花园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爆火。以花园为入“境”起点,杭州大厦也趁势推出2025春夏“购物嘉年华”,涵盖品牌花车快闪市集、溜溜“花路”打卡集章等互动体验。

  毫无疑问,坐拥杭州大厦、武林银泰、国大等标志性商业体的武林商圈,并不打算靠着家底“躺赢”,而是一次次紧跟潮流做迭代变化,来定义新时代的“吸引力法则”。2024年,武林商圈成功引入首店108家,成为杭州首店入驻量最多的商圈。

  武林商圈的重塑提升,也是拱墅强化“全省商贸第一区”优势的一个缩影。拱墅区委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超大城市中央商务区功能,推动大武林、大运河、大和平、新天地四大商圈重塑提升,推进新型消费“店多隆市”,大力发展IP经济、首发经济、“谷子经济”、夜间经济等,打造独具匠心、别具一格、韵味十足的时尚之都。

  据统计,仅在2024年,该区就引进各类市级以上首店165家,根据规划,2025年还将引进国内外各类首店、旗舰店80家以上。接下来,除了持续开展已颇具品牌影响力的“武林夜市”“武林衣秀”“武林大巡游”“运河花伞集”等活动,拱墅还将联合重点商圈企业,每季度发放消费券1000万元,提升消费活力。

  新业态迭代新服务 文商旅深度融合塑生态

  在杭州的商贸版图上,一条自南向北的商业走廊正在重塑——

  南面是已经成熟的大武林商圈,2025年春节前7天假期实现销售额1.8亿元。从拱墅2025年重点工作中看,这里要再提升: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两场”和延安路、武林路“两路”要整体联动,恒隆广场要加快开业。

  由南向北,大运河商圈、大和平商圈、新天地商圈依次延展:大运河着力培育运河夜游、工业旅游、美食烟火、市井宋韵沉浸式业态;大和平主打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高起点高品质开发;新天地则持续打造青春经济、潮经济“不夜天堂”新地标。

  同步提升的,还有文旅融合业态。最近,小河直街开出了一间充满茶香古韵的小店——运閤集·十三爿文创茶空间。你可以看到身着宋韵服饰的“卖茶货郎”和“老板娘”,也可以欣赏茶艺师“迎春点茶”。“品茶道,走运道。”拱墅文商旅集团旗下秦河文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将持续推出茶艺沙龙、文创市集等业态,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体验打卡。

  为了更好地串连起小河直街、桥西直街、大兜路等运河街区,拱墅区文商旅集团还开通了环大运河周末双层公交巴士“好运悠悠专线”,试运营一年,试运营期间完全免费。

  好风凭借力,构成背后强支撑的,是拱墅持续提升的商务社区建设与服务覆盖。截至目前,拱墅区已成立29个商务社区,覆盖478幢楼宇、服务企业超3万家。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商务社区将“一站式”服务升级为“全天候”服务,助力企业释放创新活力。

  专家声音

  拱墅区连续4年蝉联“全省商贸第一区”,得益于近年来对武林、运河、和平、新天地四大消费核心商圈的扩量提升。这既有对四大商圈各自鲜明的消费场景定位,也有一体联动各大商圈的共振举措;既有对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培育,也有消费行为转化升级的理念引领。

  大运河拱墅段,历史上即有“十里银湖墅”之美誉,今日拱墅可谓继往开来。立足南北商业走廊,大力发展IP经济、首发经济、“谷子经济”、夜间经济等涵盖不同形态、不同时段、不同群体的消费市场,有益于推进高标准打造国际新型消费首选地。

  ———徐伟兵(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3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