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首页>地方频道>芜湖>要闻

为芜湖机器人“快跑”聚集高端智力资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芜湖市率先布局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芜湖机器人从一张白纸起步到业内“言必称芜湖”的发展轨迹生动诠释了这一真理。

  产业急速快跑的力量源自于人才资源的强力支撑。如果说本土人才来自于多年的积淀和培养,那么外地专家怎样才能顺利请进来,关键时顶得上?

  2017年成立的“机器人产业(芜湖)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项目给出了一个创新答案。

  2017年11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与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6家国家级学会,安徽省科协所属3家省级学会、芜湖市科协所属1家市级学会和机器人相关企业共同发起并成立了“联合体”。作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一块“试验田”,“机器人产业(芜湖)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是全国仅有的4家产业“联合体”之一。这一项目成功落地芜湖,意味着各家专业学会和芜湖企业将成为一个紧密共同体,借助“联合体”平台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技术资源和专家优势,围绕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问题,在技术与政策咨询、科技成果引进与转化、高端人才举荐、技术人员培训、举办专题展会等方面加强对接沟通,不断深化合作。

  如今,“联合体”效应初步显现。作为“联合体”秘书长的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高云峰表示,在哈特产研院的基础上,“联合体”的成立无疑为芜湖机器人产业腾飞创造了一个更新的载体平台,聚集了更高端的智力资源。他告诉记者,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和核心设备,而解决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往往需要机械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才能顺利攻克。由多家专业学会组建的“联合体”恰恰“从根子上解决了这一难题”。联合体成立至今已牵头组织了5—6批各学会专家深入埃夫特、行健、酷哇等重点机器人企业开展调研对接,深入现场了解企业需要,集中解决技术难关和行业课题。2018年上半年,通过现场走访,他们又梳理了多家芜湖机器人企业的30多个产业需求。下一步借助联合体平台,他们将与相关学会开展对接,筛选最合适的专家资源,集中解决上述难题,为机器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他还补充说,目前,联合体正在整合学会资源建立统一的专家库,今后芜湖机器人企业遇上难题便可以直接“按图索骥”,为企业与专家之间开展更直接、更便捷的对接合作创造前提条件。

  2017年,芜湖市将继续聚焦机器人全产业链集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这背后,“联合体”还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科协负责人表示,“联合体”将重点打造机器人制造领域的高端智库和技术咨询平台,着力构建机器人制造领域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高端人才引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创新、共赢发展,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服务,助推芜湖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据悉,目前芜湖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聚区落户机器人企业约100家,2017年产值超百亿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行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肯定。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93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