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疾病较量,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在当前全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的大背景下,来自我市医疗、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慎终如始,全力奋战,围绕全市16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应急专项,针对疫情防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科技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争取早日让这套评分工具投入临床使用!”
“这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尽快分析前期搜集的大量原始数据,进行数字化建模。”周一下午五点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杨刚结束一天的门诊后,马上召集课题组成员对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进行又一次调度。杨刚还有另一个身份——市卫健委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组长。他领衔承担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NCP)早期识别的临床评分工具构建研究”市科技计划应急攻关项目眼下进入了最关键的统计和建模阶段。
“要利用科研力量,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杨刚告诉记者,“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程与普通流感大相径庭,传染率和病亡率都要高于普通流感。由于目前对新冠肺炎认识的缺乏,在临床中,医生对轻症患者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的识别能力较低,因此往往难以提前预警干预,错失治疗良机。二院作为最早一批定点收治的医疗机构,我们对患者的临床生命体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数据都进行了搜集与分析,希望通过数学模型建模等方式,获得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的相关变量,再根据变量的不同组合,从而建立一套新的评分方案模型置入电子病历,用于辅助临床一线医生尽早筛选出可能会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的患者,从而早期强化干预,达到降低重症、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的目的。”
尽管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杨刚和他的团队却仍旧奔忙在与疫情战斗的第一线上。为了搜集尽可能多的样本,杨刚带着课题组逆行前往省内阜阳、亳州等地采集病患数据。“实施课题的前提就是要有充分的数据基础,目前我们已经搜集了近500份数据。”杨刚介绍说,组内不仅有和他一样在临床一线战斗的“白衣天使”,还吸收了来自同济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一批统计学专家学者参与课题,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各专业联合,使得最终筛选出的评分模型具有更广泛的临床意义,为成果尽快转化落地,早日投入临床使用解除患者病痛奠定坚实基础,真正打赢这场科技防疫攻坚战!”
“战疫需要什么,就抓紧研究什么”
从农历春节大年初一接到通知至今,奇瑞瑞弗特种车辆技术有限公司的负压救护车生产线就一直处在满负荷运转的状态。4月初,公司已向全国各地交付160多台负压救护车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其中也包括湖北武汉地区。“战疫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防疫遇到了什么难题,我们就抓紧研究破解什么。”公司相关负责人柯传灯表示。
“在投入临床救护一线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针对负压救护车目前存在的一些短板开展了科研攻关,在市科技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我们提交了‘在负压救护车稳压过滤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课题,第一时间就获得了市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紧急立项的资金支持,不但给企业的研发添了一把柴火,也为我们生产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柯传灯介绍说。
他告诉记者,负压救护车在转运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中作用巨大。由于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很强,而负压救护车车内的空气流动方向和压力可以使医疗舱内的空气形成定向流。患者呼出的空气通过吸气终端吸进装置,经过高效消毒之后再排到车外,防止污染传出,同时保证带有传染病毒的气体不会在车内循环,避免医护人员感染。在现有负压救护车技术的基础上,课题将结合具体车型选用更合适的稳压系统和更加精细的密封设施来保持车内封闭稳定的负压环境(-10Pa 至-30Pa),提高对外部毒气体或内部污染气体的过滤效率,确保过滤后的气体清洁,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的几率,还能有效净化消毒,避免对外界环境的二次污染。 此外,还将实现在有效的车内空间内集成更多必要的救护和防感染设备,以便于医护人员对重症患者进行及时救护处置。
柯传灯说,课题进展十分顺利,设计开发已经告一段落,本月即将进入试制和验证阶段。“按照目前的进度,我们计划在5月底就能完成整个课题内容。项目完全实现后,瑞弗负压救护车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护需要。企业也将借这项研发,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跻身国内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