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金融系统紧扣绿色发展主题,坚持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三方联动、同题共答,为全市经济低碳转型发展交出了一份精彩的金融答卷。
努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意识
自2021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促进重点绿色领域发展。针对政策执行中绿色企业认定标准不统一、信息采集泛化等难点,该市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围绕绿色经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生产管理等四大方面设置14项量化指标,让金融机构评估绿色信贷主体变得有章可循、有据可凭。同时,该市金融监管部门还积极推动辖区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通过五大“投放先锋”和十大“创新案例”等评选活动,激励各银行聚焦绿色金融进行战略规划、制度体系、产品服务,活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大绿色信贷投放。
在一项项“硬核”政策牵引带动下,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市累计发放低碳减排贷款29.45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贷款3.93亿元,办理绿色领域再贴现1.27亿元;全市绿色贷款余额655.3亿元,同比增长37.5%。
绿色金融产品百花齐放
产品创造价值,特色铸就品牌。近年来,全市金融机构立足各自市场定位,分别从融资担保、授信审批、产品定价等环节着手,因地制宜打造绿色金融特色产品谱系,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市场选择。
无为城北园艺场是一家从事盆景培育和园林绿化的乡镇企业,年销售额近7000万元,还曾荣获省绿化奖章。近两年因疫情影响,企业经营效益下滑,资金周转紧张,但苦于没有合适担保品,一直无法申请贷款。无为农商行向企业伸出援手。在专业人士陪同下,银行工作人员对企业名下110棵松树逐一制作二维码,通过电子设备实时掌握植物生长状态和市场价值,并帮助企业完善担保手续,快速获批300万元流动资金。
为了研发多元化产品,满足差异化需求,有的金融机构瞄准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的生物发电项目,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固定资产贷款”组合方式发放助企贷款;还有的紧盯绿色产能指标,探索将环保企业贷款利率与固废危废处理量挂钩,刺激企业通过提升绿色业绩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赢发展。
金融助力绿色产业茁壮成长
如何把银行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最大程度提升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市在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中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探索构建了授信资金闭环管理机制,蹚出了一条产融无缝对接的发展新路。
推进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是近年来该市一项重点战略任务。项目涵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城区污水管网排查整治等一揽子工程。目前,该项目已进展过半,累计投资近60亿元,其中金融机构提供了超过半数的资金支持。
据农业银行芜湖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项目正常实施,我们作为牵头行,联合了8家金融机构组建银团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服务,全程跟进项目运行的各个节点,协助企业精打细算、精准投放,确保项目推进到哪,资金就跟进到哪,不仅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也让金融机构更放心更愿意放贷。”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节能环保、生态环境、清洁能源等领域贷款余额189.2亿元、160.5亿元和5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8%、65.9%和47.8%,为全市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