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首页>地方频道>芜湖>要闻

芜湖:推进协同创新 赋能产业发展

  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今年以来,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紧扣“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职责使命,发挥先行先试、服务外向型经济等功能,联动相关部门在海关监管制度、长江航运政务服务模式、数字化港口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一批创新成果,持续赋能主导产业发展。

  进出口物流畅通,贸易才能繁荣。“芜湖海关聚焦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重点发展的7大产业,在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化通关和推进制度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据芜湖海关副关长黄瑛介绍,2021年,芜湖港-洋山港“江海一港通”通关模式正式启动,进一步简化进出口手续,压缩通关时间,实现沪皖港口“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这一举措,让进出口货物物流成本降低30%,物流效率提高1天;2023年1至7月,芜湖港采用“江海一港通”通关模式进出口集装箱19394标箱,货值18.6亿元,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城市群核心枢纽港。

  立足服务企业,芜湖海关还积极支持新业态发展,激发外贸增长新动能。今年上半年,芜湖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达到11.86亿美元,增长13.7%。截至目前,芜湖综保区跨境电商网购保税2023年进口业务超200万单,全年预计超400万单,达到2021年、2022年两年业务量之和。

  芜湖是安徽省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芜湖港去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0万标箱,航运政务事项程序繁、时间长等堵点亟需解决。为此,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探索打造长江航运综合服务新模式。“我们以便利航运企业和从业人员办事为目标,推动更多航运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通办通联’,全面提升航运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杨俊表示。

  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复制、推广、应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在全国范围及特定区域复制推广的24项改革事项,芜湖片区“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成功入选。通过这种模式,产业链核心企业使用供票支付货款,上游企业凭借供票进行融资,大大提高了企业用票灵活性。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邱威认为,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经济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表示,芜湖将继续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让更多小微企业受益,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当前,数字化已成为港口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芜湖港充分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推动建设设备设施智能化、信息系统集约化、运行管理数字化、港口服务便利化的现代口岸,建成以“一门户、四平台”为核心的智慧港口体系。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泗斌告诉记者,目前芜湖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港区3D仿真场景,实现了港口生产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仿真及可视化展示。

  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芜湖片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从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探索更多集成创新;发挥链接全球资源优势,将芜湖综保区保税等功能向皖南地区拓展,助推更多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引进来;围绕汽车产业扩大国际市场的需求,做大汽车出口金融平台,助力芜湖打造全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基地;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园平台作用,打造省内最大的进口保税业务产业集群。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5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