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中江桥建成后,桥北环形匝道与绿化带,将成为芜湖市新一景。(吴安亚 翻拍)
老桥已不能适应需求
据大江晚报报道,中江桥是芜湖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是市区南北交通的主要干道,于1984年由芜湖自筹资金兴建,大桥全长304.65米,宽20米,其中主桥三跨为单悬臂加吊梁,主桥长85.9米,通航孔37米,双向四车道+两侧人行道,能承受各种重型车队通行。进入新世纪后,芜湖市有关部门又对桥体进行了加固改造,重新粉刷桥面,使中江桥像一道彩虹横亘在青弋江两岸。
但是,中江桥是按照Ⅴ级航道标准建设,桥下通航净高不足5米,只能通航300吨级船舶。随着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航道等级将达到限制性Ⅲ级(规划为7米通航净高,通航净宽为70米,常年通航1000吨级船舶)后,因桥下通航净高不足,将成为碍航建筑物,需要拆除重建。
芜湖主城区呈“南北向带状”,青弋江东西向穿越城区,这客观决定了中心区(镜湖区)交通出行的潮汐性和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且南北交通在越江处“瓶颈”现象严重。
中江桥改造工程是芜申运河青弋江段航道整治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涉及芜湖市境内全部12座改造桥梁之一。改建中江桥不仅是芜申运河航道建设的需要,也是芜湖市畅通南北向通道的需要。由于桥梁本身的跨度加大,净空高度抬高和考虑到利民路的重要性与繁忙程度,为了与两岸衔接顺畅并减少拆迁,中江桥改建工程为老桥拆除后原址重建。
新桥将缓解南北交通压力
记者从芜湖市港航管理局了解到,根据“一桥一景”的设计理念,突出城市地标作用,新改建的中江桥采用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主跨径采用66+90米组合,主桥桥梁宽度41.6米,双向六车道。路桥全长1670米,其中主线桥长1034米。主桥跨径为90米,主线设计车速为每小时60公里。桥面包括双向六车道(共24.5米)与东西侧各一的非机动车道(3.5米)和人行道(2.5米)、附属设施等。
桥梁结构根据功能、使用和美观要求,结合城市规划、沿线地貌和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优化比选,采取最佳的、经济合理并与景观和谐统一的桥跨组合和结构设计,新颖、轻巧、美观,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久适用,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达到国内和国际同类结构的先进水平。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100年。
新的中江桥将北起九华路与二街交叉路口,二街至沿河路段将对现状九华路进行拓宽改建,在沿河路北侧起桥分别跨越沿河路、防洪墙、青弋江、新时代商业街和利民路,在奥体中心大门口落地,终点与现状九华南路接顺。其中,两个主桥墩分别建在青弋江两岸,一跨过江,保证了青弋江航道(芜申运河)的畅通。
青弋江以南引桥采用桥梁主线双向六车道+上下匝道形式,高架连续上跨新时代商业街和利民路后落地,将主线直行交通从利民路交叉口剥离出来,将有效缓解九华路与利民路交叉口的交通压力。匝道桥从中江桥主桥南侧开始与主线分离,直至新时代商业街北侧落地,可与商业街、利民路相沟通。
青弋江以北接线采用主线双向六车道的规模,为节省造价和减少拆迁,桥梁跨越沿河路后快速落地,辅道桥头交叉口交通采用右进右出控制,引桥两侧辅道均为环形坡道、双向通行,在现地税局附近,实现与沿河路的互通。桥北环形匝道及绿化带,将成为芜湖市的新一景。
据了解,通过中江桥横跨青弋江的供水管、天然气管、高压电缆、通信电缆等十分密集,是沟通芜湖市主城区南北的“大动脉”,施工及设计难度相当大,改造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后才最终定稿。
“一桥一景”地标新建筑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沟通青弋江南北两岸的重要节点,中江桥的改建对芜申运河的航道等级提升、打通城市交通瓶颈、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江桥和弋江桥,谁最先进行改造,芜湖市相关部门正与专家和施工人员、规划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难易度紧迫性等进行最后研讨,芜湖市规划委员会通过后,拟定最终的先后建设方案。“我们将在年底前,把中江桥与弋江桥改建工程的所有前期工作完成。”芜湖市港航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着芜湖市城区规划的向南延伸,芜湖市弋江区已逐渐成为疏散城区密集人口的重要居住区,加上高教园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个大型住宅小区与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然而,由于青弋江的天然阻隔,担负沟通弋江区与镜湖区功能的中江桥、袁泽桥、花津桥、中山桥、弋江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临江“鱼形”桥作为滨江公园的组成部分更为江岸风景线增色不少,也缓解了市区西部的交通压力。随着芜申运河工程的推进,青弋江芜湖段上的12座桥梁陆续改建,不管是桥梁的造型方面还是桥梁的实际承载、通过性能力,今后芜湖在数十年内都将获得一个质的提高,届时一系列横跨青弋江和长江的桥梁作为芜湖市主城区的独特景观,将成为芜湖市新的重要地标性建筑。(吴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