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首页>地方频道>芜湖>民生

芜湖公共自行车运行20个月“俘获”市民心

芜湖公共自行车运行20个月“俘获”市民心

  雾霾、拥堵、尾气、噪音……面对社会飞速发展衍生出的种种“都市病”,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通过推行公共自行车,建立城市慢行系统,倡导民众积极参与“绿色出行”,缓解城市环境及交通压力。

  然而,公共自行车的普及推广也面临着“挑战”,因为自行车用得多、保养少,一些城市已经面临着“烂尾”的困境。如何预防这一“民心工程”变成“闹心工程”?它的运营模式该往哪个方向发展?自2012年9月运营的芜湖公共自行车项目,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84位调度员每天“蹲守”16小时

  自2012年9月22日试运行以来,芜湖共投放运营自行车1.2万辆,设有553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的公交换乘点、各大超市、商场、小区、公园、学校、社区服务中心、企业单位等人流量较大区域。

  数据显示,今年4月,日均租车辆达到4.6万人次,最高日租量突破5.2万人次。公共自行车在芜湖收获了十足的人气,越来越多人习惯称它为“小绿”。

  不过,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国内各地的投入运行中都先后显露出损坏率高、租停两难等问题。这并非说明公共自行车没有“市场”,而是对这一公共出行系统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缓解高峰期租停两难的问题,芜湖公共自行车运营方天轴自行车租赁公司采取了“划区蹲点,灵活调度”的策略——

  每天,10辆调度车、84位调度员,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10点半,对站点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调配。“高峰时段,往往一个红绿灯的功夫,一个站点就会迎来六七辆自行车,一般这个时候,一些市民会往前再骑一站。我们也在不断研究,提高调度能力。”公共自行车神山口调度站负责人张林皓说。

  “调度需要眼疾手快,你快一点别人就方便一点,我们的工作量都纳入绩效考核。”调度师傅夏印亭说,一般说来,自己每天都要和500辆自行车“打交道”。

  装备一流高科技“小绿”更耐用

  针对损坏率高的问题,公共自行车首先要求选购质量过硬的产品,其次要完善养护和监管机制,降低人为破坏。

  值得一提的是,天轴公司的总经理张钧凯是台湾同胞。作为知名自行车企业捷安特和美利达诞生地的台湾,公共自行车项目也十分发达,集中在台北和高雄两市。包括老家台北在内,张钧凯考察了国内很多城市的公共自行车材质、构造。他最大的感触是“芜湖公共自行车装备一流”。

  张钧凯举了两个例子。相对于外地的一些车辆,芜湖公共自行车很“沉”,这是因为它提升了车辆的耐用度。虽然外观简单,但它其实配备了包括一体化不锈钢车篮及把手、可调节防盗座椅、高强度铝合金耐冲击车架7层汽车烤漆,汽车保险杆材质挡泥板,放瓷夜光充气轮胎抗震铝合金轮圈,摩托车等级刹车等在内的科技含量很高的装备。

  其次就是无链条传动轴的专利技术和双边锁防盗设计,以台北的捷安特公共自行车为例,车辆依然采用链条传动,为长期使用带来不便。同时,台北的停车柱采用单边锁,而芜湖的智能停车柱采用双边锁,使用防雨防浸泡设计,可敌50厘米水深,停车柱采用高密度不锈钢制造,抗冲击力可达1000千克。它还支持断电还车,无论通电与否,只要还车到位,车辆将自动上锁,有效防止车辆被盗。

  记者获悉,4月,全市公共自行车维修数有959次,多集中于轮胎磨损,刹车线松动等方面,而当月骑行次数超过130万次,也就是说,平均每1400次骑行中才出现1起需要维修的情况。

  市民热心监督很多人乐当“顺风耳”

  无论调度、维修还是养护和保洁环节,都离不开后台的信息管理系统。每天早上,监测人员都会通过它检查是否有“离线”的站点,若有,就会派专人查看,了解原因,解决故障。

  实际上,除了依赖监控的“千里眼”,热心市民为公共自行车管理发挥了“顺风耳”的作用。

  上周四,芜湖公交集团业务大厅迎来了一位急匆匆的私家车主,他称,自己刚刚在欧尚超市银湖北路店前倒车时,不小心撞到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监控杆,主动要求承担赔偿责任。

  而在公共自行车的客服中心,每天都会接到近500通电话,这其中,很多都是反映站点车满以及报修停车柱等。

  “大家自觉参与自行车维护的热情越来越高,让我们深受感动。”张钧凯说,对于使用中的不文明行为,运营方不可能实时了解,这时,市民起到了监督作用。“一些买菜归来的市民习惯把车子骑到家门口,可事后有人就忘记还车这茬事了。因为有热心人的提醒,不仅避免了超时扣费,也保证了他人的用车需要。”

  将继续升级打造慢行系统和掌上智能

  作为惠民工程,芜湖公共自行车的软硬件完全由市政府出资,以招标方式引入经营性企业,产权不归企业所有。这就意味着如果企业工作不能达标,政府就有权立即解除合同。

  运营接近两年,芜湖公共自行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夏本道说,下一步,芜湖还将加大投入,计划在全市建成10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延伸到江北,车辆达到2万辆。

  此外,芜湖的城市建设中也开始为公共自行车“预留”出专用的慢行系统,满足绿色出行的需要。城南皖南医学院附近车水马龙的道路两边是宽阔的绿化带,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一条宽约2.5米的红色路面掩映其间(如图)。这是芜湖一条公共自行车专用通道,也是一条高水准的“城市慢行系统”。

  运行方面,芜湖公共自行车也开始着眼于“面向未来”。据了解,天轴公司将在近日发布属于“小绿”的百度地图。通过百度地图,市民可以轻松查询到全市所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分布,方便计划出行。下一步,还将以智慧城市的模式开发手机APP,经过简单注册,让公众随时随地用手指轻轻一点,就可以及时查询到自行车站点、了解自行车的数量。

  “现在我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公共自行车了,所以,我很希望城市管理者能够对公共自行车的养护、运行、投放,以及停车点的设置都进行更精细化的设计,让它真正和城市生活无缝对接,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芜湖白领吴瑾的一句话,说出了很多市民的心声。而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索,芜湖管理者也一直伴随着“小绿”,每天早出晚归,行在路上,没有止境。(大江晚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4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