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暖昼长,万物并秀。昨天,记者来到全国文明村——如东洋口镇洋口村,只见4300亩高标准农田里,绿油油的小麦如绿色地毯般铺展绵延,挺拔的麦秆在微风暖阳下轻轻晃动,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丰收在望的喜人场景。
近年来,如东坚持“建管用养结合”理念,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量质并举推进高标准农田“十百千”示范工程。今年规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63万亩、改造提升9.84万亩,进一步盘活撂荒地和低效田,夯实高产稳产“耕”基,绘就增收“钱”景。
抓好建设,让荒地变良田
充满绿意的麦田旁,洋口镇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一派繁忙,80多名工人各司其职,生态沟、暗渠、泵站建设同步推进,万亩良田提档升级正当时。该工程涉及改造建设面积11000亩,横跨洋口村和浒路村,目前已完成1.2公里生态沟和1.5公里暗渠建设,计划10月底前全面竣工。
2023年,洋口镇洋口村被列为数字农田建设、先建后补、耕地质量建设、生态农田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试点村。此后,该村全面推行“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后配套”建设模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利用无缝对接,通过做通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和安置工作,已百分百完成示范区土地流转和迁坟工作。
“对村集体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增加了村营收入,针对溢出土地,我们按照1000元一亩进行流转,承包费就达到50万元,再加上4300亩农田的服务费43万元,一年下来,村营收入增加93万元。”村党委书记王彬说,通过土地平整工程,洋口村将过去荒废的沟塘和零散新溢出的约500亩土地都变成了“新粮仓”。
以洋口村为代表,2023年,如东通过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公共空间治理试点、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方式,共摸排出土地流转溢出集体面积47307亩,从“巴掌地”“废沟塘”到一亩地流转费上千元的“高标准农田”,资源的整合带来了土地面貌的改变,更充盈了村集体的“钱袋子”,总计增加了4700万元集体收益。
做好管护,涵养建设成果
“两边的杂草要清理干净,后期大型收割机进出带出的泥土大家也要按照门前‘三包’原则负责到位,这些都是要纳入积分考核的……”昨天一早,在大豫镇大同村25组田埂边,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卫兵正在检查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常态化管护工作。
从2021年以来,该村已陆续建成高标准农田8600亩,基本实现村域耕地全覆盖。“结合公共空间治理,我们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管护工作也纳入其中。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管护好了,每年的流转费也相当可观。”张卫兵介绍。
农田水利工程历来是“三分建,七分管”,只有建好并管好,才能发挥长久效益。为进一步维系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近年来,如东探索建立了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同步落实的制度,建设过程中,由镇(街道)承担建管主体职责,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全方位监管。建成后,实行“县负总责、乡镇为主体、村具体实施、经营者参与、主管部门督查考核”工作机制。同时还定期开展高标准农田清查评估,推动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实时更新、动态监管,并要求县镇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元/亩的专项资金用于建后管护,扎扎实实做好建后管护“后半篇”文章。
推动发展,绘就振兴图景
4日下午,走进河口镇关口村1200亩蔬果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瓜藤长势茂盛,这边工人们正忙着整枝,那边已成熟的包菜地里,收割、装载,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看着眼前的情景,关口村蔬果种植基地负责人阚映霞的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2021年她通过村里的产权交易平台流转了600亩高标准农田,开始种植果蔬。如今,从小麦、水稻等常规粮食作物,到西瓜、香瓜、西蓝花、甘蓝、辣椒、包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她成了村里首屈一指的“种植达人”。
横跨栟茶镇江安村和兴凌村,农场主王钱勇经营着7200亩高标准农田,悉数种植稻麦。一直以来,农场坚持科学管理,生产全程机械化,从选种到犁地、播种、施肥、打药等环节严把技术关,不断向管理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近年来,多次刷新示范片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实现产量效益双丰收。
从河口镇关口村的1200亩蔬果基地,到栟茶镇钱勇家庭农场的7200亩稻麦种植区,再到大豫镇万亩特色蔬菜及瓜类种植面积,规模化种植成功的要义之一,必有良田沃土这一核心基础。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如东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目前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超80%,达到“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吨粮田标准。
日报记者 徐书影
日报通讯员 万璐璐 朱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