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甑、鬶、甗、簋……来看看博物馆里这些生僻字

  暑期到了,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可是一些文物介绍中的生僻字让许多观众看不明白。记者了解到,许多难懂的字与古代使用的器具有关,比如甗、甑、鬲、鬶等为煮食器具,簋、簠为盛食器具,觚、罍等为盛酒器具。

  在连云港市博物馆,可看到一件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三足铜甗(yǎn)。该馆副研究馆员赵旭告诉记者,这是一种炊器,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大村水库(今大圣湖)附近。甗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称为甑(zèng),用来盛放食物,甑的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类似于现在的蒸笼;下部分称为鬲(lì),用以煮水,高足间可以烧火加热,类似于现在的饭锅。甑与鬲之间设有箅(bì),中间有空隙,以利于蒸汽通过。下层煮,上层蒸,十分实用。甗的盖子如果翻转过来,还可以当盘使用。著名考古学家曾昭燏认为它是一位西周领兵将帅的随葬品。

  鬲的形状和鼎较为相似。《梦溪笔谈》记载:“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也就是说,鼎的三足为实心,鬲的三足为空心,更利于吸收热量。赵旭介绍,到了战国时期,灶台开始广泛应用,釜可以用来煮、炖、煎、炒等,和现代的锅较为接近,因为圆底而且没有足,所以在灶台上吸热效率更高,鬲也就渐渐消失了。

  在《说文解字》中,“鬲”部字大多与炊具或煮饭有关,比如鬶(guī),徐州博物馆馆藏有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白陶鬶,出土于邳州梁王城遗址。《说文解字》解释:“鬹,三足釜也,有柄、喙。”喙,即鸟嘴。鬶可用于炖煮羹汤或者温酒,有三个空心的袋足(指足形状如布袋),但最主要的特点是口部被拉长后再加一个凹槽,制成了流口,如同鸟嘴形状。

  此鬶的说明为:“流口上翘作鸟喙形,颈呈直筒型,以三尖底袋足支撑。”整体看上去,此鬹颈部与口部昂首向上,看上去如同振翅欲飞的鸟。为何呈鸟的形状?徐州博物馆副馆长原丰解释,大汶口文化因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包括山东全境、江苏安徽两省北部、河南省东部等地,陶鬶是大汶口文化及其后继的龙山文化典型陶器之一。考古和文献资料表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正是东夷族群在某一历史阶段创造的文化,东夷人有其特有的文化和丧葬习俗,其中鸟图腾崇拜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认为鸟有灵性,可以与神灵沟通,所以先民们把平时使用的陶器塑成了鸟或其某一部位的形状。

  宜侯夨(zè)簋(guǐ),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簋主要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食粮,以圆形为主,偶有方器,相当于现在的大碗,沿上有耳或无耳。宜侯夨簋于1954年出土于丹徒大港烟墩山,以其腹内底部铭文最为著名,铭文计126字,12行,现存118字。镇江博物馆研究员张剑介绍,宜侯夨簋是学者们根据文物所携内容而命名的,宜是地名,侯是官名,夨是人名,簋是器名。它的珍贵价值与研究意义在于它的铭文中所反映的独特内容是考古发掘材料中迄今所见唯一详记“封建”诸侯的金文。据学者李学勤的观点,周王命虞侯夨“迁侯于宜”,说明不是初封,而是徙封,学者们研究推测“宜”即在今(江苏)丹徒一带。宜侯夨在受赏赐器物、土田、奴隶后,称颂王的美德,并且做了铜器以记录这个事件。

  青铜簋,在商周时期不仅是食器,还是重要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按照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严格规定使用数量,比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簋在战国以后已极为少见。盨(xǔ)是从簋变化而来,但为椭圆口,一般有盖,春秋以后几乎绝迹。簠(fǔ)也是盛食器,但整体造型为长方体,而且器身与器盖呈对称的形状,秦汉以后基本消失。

  《诗经·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怀”,其中罍为大型储酒器,相当于古代的酒缸。张剑介绍,罍可分方腹、圆腹二大类,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镇江博物馆收藏的青铜罍为圆腹,是吴国青铜重器中的佳作。

  觚(gū)也为古代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但形状比较特别,呈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类似于现在的高脚杯,比如徐州博物馆藏有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黑陶觚形杯。

  盂(yú)是用来盛酒或水的器物,有时也作为生活用具。扬州博物馆藏有南唐的白釉折腰钵盂,通体内外施白釉,釉色匀润,胎洁白细腻,是定窑白瓷中精品。

  器物的形状说明一般简洁严谨,也多有专门词汇。如苏州博物馆馆藏“百乳簋”的说明有“侈口、沿外折”等词,苏州博物馆学术科研部一工作人员介绍:侈口指器物口部向外张开;沿外折指口部边沿向外翻折;深腹指腹部较深,没有定量标准,一般有同器型浅腹作为参照比对;兽首双环耳指器腹两侧的环形把手、耳上部有兽面造型等等。

  “文物领域就像一座深藏着无尽宝藏的神秘宫殿,而文物说明则是开启这座宫殿各扇大门的钥匙。读懂文物背后的故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时间积累和不断学习,才会使用这把钥匙,真正破解文物说明中的奥秘。”赵旭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2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