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鸟瞰图
随着气温回暖,鲜嫩爽口、美味营养的春菜纷纷抢“鲜”上市,除了常见的香椿头、春笋、荠菜和马兰头等时令春菜,在合肥市庐江县白山镇霖耘轩生态农业家庭农场内,观音菜、人参苗、田七菜、薄荷叶、迷迭香、法香芹、冰草、紫叶生菜等20多种特种蔬菜也陆续上市,走上市民餐桌。
好看又好卖,特种蔬菜销售火热
3月14日,记者来到了霖耘轩生态农业家庭农场,农场主阮腾云正忙着和大棚内的工人们一起采收新鲜的冰草和田七菜。农场园区面积约220亩,其中设施蔬菜占地面积为150亩,110个温室大棚内,大部分种植的都是特种蔬菜。这些蔬菜不仅好看而且销路也不错。“目前,我们园区的蔬菜日产量在4000~5000斤左右, 采取有机种植、订单生产的模式,主要供应合肥周边的商超、饭店以及上海、南京等地。”阮腾云说。
55岁的阮腾云是土生土长的庐江人。1990年,他开始在合肥种菜,渐渐成为经验丰富的种菜能手。2016年,阮腾云决定回乡创业,在庐江县白山镇创办了安徽腾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过去我种的都是西红柿、辣椒之类的普通蔬菜,后面我决定种点不一样的。”阮腾云说,普通蔬菜虽然需求大,但是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也大。
工人正在采摘紫叶生菜
经过一番考察,他决定种植特种蔬菜,从全球各地引进了20多种蔬菜品种。这些蔬菜具有药食同源、一次种植多次采收的特性,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田七菜可凉拌可清炒,还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迷迭香具有特殊的香味,常和牛排作为搭档烹饪;法香芹主要是用作摆盘装饰的配菜;观音菜又叫做补血菜,顾名思义具有补血的功效。”
阮腾云表示,他的园区年产绿色精品蔬菜约200万斤左右,年产值约400万元,其中特色蔬菜年产量50万斤,产值能达到300万元。
园区内的智慧物联大屏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特种蔬菜尽显“科技范”
把特种蔬菜种出“花”,阮腾云靠的可不只有独特的眼光。
2021年,他投资建设了物联网工程,在园区内配置了自动气象站、环境传感器、视频监控等设备,构建数据传输及存储系统、环境监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系统、专家远程服务等系统,基本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监测和智能化管理,一部小小的手机,就成为他管理园区最便捷的工具。
他的大棚乍一看和普通大棚没啥区别,可走进去才知道,里面棚内“暗藏玄机”。每个大棚内都配备了传感器,能够精准监测土壤的温度、湿度和肥料浓度。棚内还布置了200多个喷头,手机点一点,就能实现自动化喷灌。“一个工人一上午只能浇灌一个大棚。但是通过智慧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26个大棚同时浇水,大大节省了人力。”阮腾云说。
阮腾云正在手机上查看大棚内的各项参数
与此同时,阮腾云还在园区内积极推行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入驻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做到蔬菜产品“带证带码”上市。记者看到,每盒打包好的蔬菜上都贴有二维码,手机一扫,便能清楚地知道该批蔬菜的生产日期和产地等信息。
“目前,园区正在进行二期规划,我打算建设一座数字化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和科普教育展示馆,因为特种蔬菜目前还比较小众,很多人看见了也不认识,更不知道如何食用,通过展览展示,既能够为社会公众做科普,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打开市场。”阮腾云说。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
相关链接
特种蔬菜是指从国外引进的“西菜”和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新蔬菜。
根据其来源及特点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5种:一是“西菜”,是指由国外直接引进的品种,如菊苣、结球生菜、西芹等;二是新育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品种,如油菜薹、彩椒等;三是各地的名特优蔬菜品种,如莼菜、紫菜薹、榨菜等;四是野生蔬菜,如蕨菜、荠菜、马齿苋等;五是微型蔬菜,如樱桃番茄、樱桃萝卜等。
特种蔬菜具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等特点,有些还具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