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记者 陈嘉仪 通讯员 李军 吴青青)一个现代化的智能工厂是什么样的?在梦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生产管控、设备管理到安全环保,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可视化和模型化,并在3月底发布了“100万张硬床垫改造计划”。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在全球建有六大生产基地、被家居行业誉为“床垫大王”的企业,竟然将总部放在了一个名为丁堰的小镇。面对外界的不解,董事长倪张根的回答十分走心:“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想为生我养我的故乡做一些事。”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9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10位、营商环境评价全省第一……一个个数据、一项项荣誉,无不昭示着今日如皋是一座蕴藏希望的创新之城、迸发活力的创业之城。这些靓丽的名片,也吸引了一大批在外乡贤通过项目、人才等方式衔泥归巢、筑梦桑梓。
产业链强势吸金,好项目纷至沓来
“我们有扩大产能的需求,而如皋高新区有完善的激光智能制造产业链规划,双方不谋而合。”谈及回乡创业,南通新聚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鞠灿松说,除了骨子里割舍不去的乡土情结,家乡雄厚的智能制造产业基础才是最大吸引力。
2月27日,总投资10亿元的新聚力落户如皋高新区电子信息及泛半导体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智能激光设备配套加工企业,预计每年可实现应税销售10亿元、税收5000万元、亩均税收45万元。
不久前,如皋高新区对外公布,4月份将迎来一场“追光”之约——国际先进光学制造产业大会将在这里举行。听到消息后的鞠灿松激动不已:“这是一次发展壮大的机遇,对于我们产业链的延伸有很大帮助,落户如皋是正确的投资。”
“助推产业集群发展,是最优质的营商环境”,这是如皋一直秉持的发展理念,并重点打造了汽车及零部件、新型电力装备、高端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生命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六大优势产业链,目前占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比重达84.8%。
位于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百林科制药装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是乡贤陈志所投。裁切、焊接、拼装……洁净的车间内,一个个看似普通却极富含金量的一次性生物制品,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输出。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但部分设备及耗材供应依然靠进口。2021年,如皋籍在外能人陈志看中如皋生命健康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回到家乡建生产基地,潜心攻克关键技术,最终实现了生物工艺一次性耗材国产化。目前,企业已有数十种先进生物制药相关产品实现批量生产。
栽下一棵树,终成一片林。在百林科制药的带动下,一批优质的生命健康产业项目纷至沓来,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瞄准时机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不断崛起。
刷新园区辨识度,广阔舞台任鸟飞
近年来,如皋高新区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及泛半导体产业园,在智能制造产业领域不断攀高争先。
近日,由在外乡贤、江苏舍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丛飞投资的年产30万台套直线模组、伺服压机项目入驻园区。
“效率高!一天领到五本证,办手续真是快!”“如皋速度”让范丛飞对项目发展信心十足、干劲满满。
世界再大,大不过家。同样位于电子信息及泛半导体产业园园区内的江苏卓远半导体有限公司,其掌门人张新峰算得上归乡乡贤中的“老人”了。
2015年,心系桑梓的海归博士张新峰回到如皋创办企业,专注于宽禁带半导体晶体材料及其装备的研发生产与制造,短短几年便成长为业界翘楚,其自主研发的晶体生长设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金刚石MPCVD基片技术国内领先,碳化硅衬底技术位居国内前列。
“企业的发展,产业的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张新峰坦言,从成立之初的资金支持,到发展过程中的人才招引,政府一直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这些年,他见证了如皋半导体产业发展壮大的点点滴滴,也从中汲取了前行的勇气,“未来的发展战略仍然是聚焦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加快实现中国高端装备的国产替代。”
如何提高园区产业辨识度?这几年如皋一直重点在园区运营管理、双招双引、载体平台建设等方面发力,努力建设定位清晰、配套完善、效益倍增的高质量产业集聚区,三个主功能区集聚11个专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其他一般乡镇保留14个小园区的多元发展格局正愈发清晰。曾经的规划蓝图一点点变成现实,乡贤们回乡创业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激励政策有新意,引才回乡有诚意
“从沟通到签约,再到项目拿证准备开工建设,不到100天,时间之短、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400台套智能物流分拣设备项目,由在外乡贤、秀品精密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负责人丁亚华投资建设。
项目“拿地即开工”,企业开办全流程最快实现2小时办结,“现场云勘验”核查模式为企业群众降低创业成本……营商服务的改革创新,汇聚成推动产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与此同时,如皋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各个方面都拿出了诚意满满的配套奖励,“科技创新9条”“人才新政22条”“高质量发展激励意见”等政策接二连三推出。
“这条鱼头上有皇冠,我们叫它皇冠珍珠金鱼……”昨天一大早,东陈镇汤湾村皋蝶观赏鱼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施浩文就开始忙着网络直播带货,他是在如皋人才政策吸引下决定返乡创业的。
“我从小耳濡目染,对金鱼有着深厚的感情,加上大学学的是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后就回来跟着父亲一起创业了。”2017年,施浩文从父亲施伯林手中接过接力棒,与父亲共奔富“鱼”路。
如今,在施浩文的科学养殖下,农场内的金鱼不仅病虫害少,颜色也更加丰富,还开拓了直播带货销售方式,订单源源不断,年销售额超500万元。
“大米哥”杨镇华带领5家农场、7个村400余户村民,实现1800亩田全产业链服务;巧手工匠刘小飞将盆景做“水培”开辟新赛道,一年卖出1500万元……在如皋,一批批富有青春活力、熟悉市场需求、掌握生产技能的青年人,回到家乡、扎根田野,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最是乡贤润桑梓,同心逐梦促振兴。浓郁的乡贤情怀,正在如皋这片沃土上开出灿烂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