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长江中下游进入枯水期,同时也迎来了候鸟迁徙的高峰。近日,在长江镇江大路段姜家桥水域,以江中心裸露的浅滩为界,靠长江南岸的一边是成群的斑嘴鸭、绿头鸭、苍鹭以及鹬类候鸟,另一边是江心来往繁忙的船舶运输航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宁静的冬日江面带来无限生机。
“你看江面上,至少有200只斑嘴鸭、绿头鸭在这里集结、觅食,太壮观了,我连续3年在这里观察候鸟,今年候鸟数量最多。”摄影爱好者,69岁的龚舒林是一名退休教师,12月11日一早,气温不到10℃,龚舒林拿着相机,开心地与记者分享观察到的候鸟变化。
2022年,龚舒林在附近村民引导下,在这片水域观察到1只天鹅。2023年,他观察到苍鹭和鹬鸟,今年他发现迁徙的队伍中又新增了斑嘴鸭和绿头鸭。“11月底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数量少,这几天越来越多了。”龚舒林望着长江数了数,约有4群斑嘴鸭和绿头鸭分布在岸边以及江面等不同区域,它们时而展翅高飞,时而驻足浅滩之上,十分惬意。
在江岸边,绵延数百公里的芦苇滩旁,还有苍鹭觅食、鹬类候鸟蹁跹飞舞。其中,苍鹭和斑嘴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绿头鸭为“三有”保护动物(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当地村民说,以前候鸟来了待的时间很短,现在栖息时间长,这次已经有十几天了。”龚舒林结合当地村民的口述,感慨国家实施长江大保护、长江禁渔以来,长江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能惊扰候鸟,看看它们也就高兴了,家乡生态变化、生态多样性的变化,令人欣喜。”
“长江镇江段姜家桥水域是我们监测的范围,确实现在这片水域上候鸟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这离不开长江大保护的实施。”市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介绍,镇江是候鸟迁徙线路上的重要中转站,近年来,随着长江禁捕实施,长江镇江大路段水域鱼类资源和植物资源不断丰富,这里可供候鸟觅食的食物很多,十分适宜迁徙途中能量补给,所以它们待的时间才会越来越长。该站站长提醒,候鸟警觉性很高,大家要文明观鸟,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自然生态。
自长江“十年禁渔”实施以来,镇江经开区锚定“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总体目标,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连续开展长江禁捕工作成效评估,累计兑现专项奖补资金126.3万元。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两禁一防”指挥中心,在沿江重点区域布局36套监控系统,建成护渔执勤点11个,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查,全年全时段守护39公里长江岸线,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助力长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记者 潘宇琴 通讯员 张晓君 王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