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首页>地方频道>连云港>要闻

灌云党建引领绘写乡村振兴新图景

全县村均年集体经营性收入由30万元跃升至90万元,净收入超30万元村由2个增长至超100个……近年来,灌云坚持党建引领,紧盯农业土地核心资源,推行“党建领航+规模流转+集体经营”模式,绘就“支部有作为、农民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东王集镇兴春村,一颗颗草莓西红柿羞涩地躲藏在底部枝叶中,菜农们正在忙着采摘,不远处的西瓜大棚种植示范区中,“8424”西瓜亩均产达4000斤,成为村集体的致富新“西”望。“我们村一直有种西瓜的传统,我们种植的‘8424’和草莓西红柿,今年收成很好,预计草莓西红柿销售额将达到50万元,西瓜销售额将达到150万元。”灌云县“富民兴村讲师团”成员、东王集镇兴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大海正在给村书记们现场分享经验。

灌云县建立县镇村书记抓富民兴村责任清单,推动县委“一线指挥部”、镇街党(工)委“一线作战部”、村社党组织“一线攻坚部”发挥作用。实施村书记“壮苗”工程,成立“富民兴村讲师团”,让身边人传授整合经验、讲解经营方法、展示兴村成效,让村书记主动学、受启发,走深走实“规模化整合土地、村集体自主经营”增收路径。

在圩丰镇芦场村稻麦种植基地,田间机械声轰鸣,农机手们正操作着机器来回穿梭,转眼间稻秧连线成片,为农田披上一层崭新的“绿衣”。

灌云县按照“先行先试、稳步推进”原则,以圩丰镇经验做法为样板,通过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激活各村闲置资源,为富民兴村注入新活力。结合村级资源特色、现有产业发展等情况,成立村级现代农业发展公司,村委变实体再入股成立镇级公司。制定出台项目化管理办法,村集体运营成本较以往下降10%至20%。

在东王集镇小垛村的富民兴村产业基地里,一条条豆丹压弯了黄豆叶,寓意着小垛村今年丰收的喜悦。小垛村让豆丹变成“黄金丹”,村民既在流转土地中获取租金,又能在就地务工中挣取薪金,既兴了产业,又富了村民。

灌云县依据各村资源禀赋,坚持错位化发展、差别化竞争、特色化打造,形成西部岭地绿色果蔬、东部沿海水产养殖、中部平原稻麦种植、北部市郊藕虾混养、南部特色豆丹养殖五大产业板块,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三产融合的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体系。

此外,灌云县强化部门协调和资源配置,从资金、人才、奖励等方面持续发力,护航集体经济规范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整合省委驻灌云帮促工作队等扶持资金200万元,设立村集体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池,免息使用、滚动扶持。首推“富民兴村贷”,在全市最低利率3.65%基础上,再由政府贴息50%,累计发放贷款超1亿元,带动村集体新上项目300个。先后招录6批366名乡村振兴专干,推动245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下沉到村,组织30家优质企业与经济薄弱村结对子,选派22名机关干部带项目“一体到村”任“第一书记”,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1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