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跳水姿势不怎么优雅
小伙伴们一起晒太阳最爽了
上车啦,准备搬家
春暖花开的日子,扬子鳄醒了。昨日,在宣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00多条扬子鳄结束冬眠,陆续从越冬房回到露天养殖池,开始长达数月的惬意生活。本报读者去年认养的21条扬子鳄身体茁壮,昨天同时下水。
8000多条扬子鳄陆续睡醒了
昨日上午,宣城的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片忙碌。工作人员戴着手套,把在越冬池内睡得横七竖八的扬子鳄一条条搬上车,运往露天养殖池。扬子鳄是变温动物,每年11月到第二年三四月间冬眠。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万条人工繁育的扬子鳄中,除了繁殖区的扬子鳄是模拟野外环境在户外过冬,剩余8000多条都要在人工越冬房里度过寒冬。
昨天宣城最低气温15℃左右。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余本付告诉记者,越冬房气温一般8~10℃,一般室外最低气温连续达到10℃以上,就可以给扬子鳄搬家了。气温越高扬子鳄越活跃,目前温度下大部分扬子鳄还处于“迷糊”状态,搬家难度相对小一些。
“起床气”不小 阵阵低吼挺吓人
在11号越冬房内,有些扬子鳄已经睁开了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一动不动,让人心里犯怵。
不少大个头的扬子鳄有点“起床气”。看到陌生人接近,越冬房里响起阵阵低沉的嘶吼声。一条身长近两米的大家伙张开大嘴,摇头摆尾,显示出与生俱来的霸气。
坐上了专用运输车,扬子鳄们被分批运往不远处的露天养殖池。或许是吹着久违的春风,呼吸到春天的味道,车上更多的扬子鳄张大嘴巴,发出阵阵低吼声。
在露天养殖池边,乘车而来的扬子鳄吸引了不少游客,一条一米多长的大家伙忽然仰头一声吼,引来了孩子们一阵兴奋的尖叫声。
一条一条“被跳水” 晕晕乎乎晒太阳
带有威胁意味的吼声丝毫没有吓退工作人员。戴上手套,一手捏住扬子鳄的大嘴,一手抓住尾巴,搬起,放至水边,“扑通”一声水花四溅,一条一米多长的扬子鳄回到了养殖池。
扬子鳄下水时还在挣扎,因此它们的下水姿势也不同,向前、向后、转体、倒立……没有跳水运动员的流畅,只有水花四溅的威武雄壮。
隔了一个冬天,再度入水的扬子鳄显得有些发呆,趴在落水的地方一动不动,仿佛还没有从深睡中清醒过来。
不过午后太阳一出,它们活跃起来,一条一条爬上养殖池中央的大露台,惬意地享受久违的春日暖阳。晒太阳,原本就是这些“冷血动物”最爱的休闲时光。
本报读者认养的21条扬子鳄很健康
去年春天,本报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手,推出“认养国宝鳄”活动,21个家庭与扬子鳄结对子。经过保护区工作人员一年的精心照料,本报读者认养的21条扬子鳄茁壮成长,最重的已经五十多斤。昨天,这些扬子鳄也和众多兄弟姐妹一起被放回露天养殖池。未来,认养扬子鳄将常态化。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余本付介绍,在郎溪高井庙地区建立了野外驯化点,在接近自然环境下放养了数百条扬子鳄,生存状况良好。不过目前很难找到合适的野放地点,导致大规模野放准备多年却迟迟难以实施。 “有丰富的食物,有可以打洞越冬的地方,这样适合的环境实在很难找到。 ”
新年第一顿四五月份才吃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蒋宣清告诉记者,结束冬眠后的扬子鳄新陈代谢水平依然比较低,随着温度升高,才会逐渐活跃,从少到多开始进食。新年的第一顿饭,要等到4月下旬至5月初才能吃上。
扬子鳄以鱼虾、螺蛳等水生动物为主要食物,偶尔也吃鸭子等小型禽类。蒋宣清介绍,对繁殖区承担繁衍后代重任的扬子鳄,冬眠后第一餐会投放一些鸭苗、活螺蛳等活物,模拟野外环境,营养价值也比较全面。对其他扬子鳄,则会根据体型大小,投喂大小不一的鱼类。
扬子鳄宝宝配稻草人“保安”
保护区西边的几个养殖池内,专门放养刚出生一两年的小扬子鳄,这里算是扬子鳄的“幼儿园”。 “不同年龄的扬子鳄分开养殖,主要是怕小扬子鳄抢食不过大鳄鱼,影响生长。 ”
天敌太多,也是这些小扬子鳄需要额外呵护的原因。 “幼儿园”上面一张张大网笼罩,四周放置稻草人。余本付告诉记者,野外自然孵化的小扬子鳄成活率仅2%左右,刚出生的小扬子鳄只有十几厘米长,蛇、鸟类都可以轻易吃掉它。
一窝最多产卵五六十枚
在保护区的繁殖区,几百条担负传宗接代重任的扬子鳄由于没有进越冬房,已提前开始了春天生活。工作人员蒋宣清告诉记者,扬子鳄每年6月下旬在池边产卵,或许是小扬子鳄存活率太低,扬子鳄中的“英雄妈妈”非常多。 “平均一窝产卵25~30枚,多的可达四五十枚,最多一窝有近60枚。 ”(刘媛媛 王素英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