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在东灶港2万吨级通用码头附近,180万粒曼氏无针乌贼受精卵被投放到通州湾三夹沙与海门蛎岈山特别保护区水域。以“鱼”治水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拓展出了一条特别的保护与发展之路。
活动现场,参加生态赔偿活动的企业志愿者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将直径约5毫米的受精卵连成一串,放入网笼孵化器内,鱼苗最终以抛锚浮挂的方式沉入大海孵化。“这是今年第二次增殖放流活动,5月初1000万余尾大黄鱼鱼苗已经投放海洋。当前正值休渔期,是海洋休养生息、鱼类繁殖的最佳时机,此时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可为放流鱼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鱼苗放流成活率,确保放流效果。”海门港新区生态办工作人员蔡江云介绍。
据了解,海门港新区把实施增殖放流作为生态治水及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抓手,实施蛎岈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监管基地挡浪堤工程海洋生态补偿项目,增殖放流大黄鱼鱼苗约3200万尾、近江牡蛎活体约180万个,促进蛎岈山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与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近年来,蛎岈山海域的水体保护走在江苏前列,监管海域海水水质整体持续向好,全年近岸海域优良比例达100%,连续三年排名南通第一,水环境管理成效进一步巩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