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中,妇女的力量始终熠熠生辉。长期以来,市妇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果。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市委确定的“冲刺决胜年”。市妇联将深化改革和建设,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妇联工作体系,团结引领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好地方”建设发展,以奋斗为美、实干为荣,书写全市妇女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凝聚巾帼智慧
“核心技术无法通过购买或借用获得,所以我们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国产化道路,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实现了所有硬件和元器件100%国产化。”在全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5周年座谈会上,扬州万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思远分享了推进科技创新的经历。
在扬州,众多像周思远这样的优秀女性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而扬州也全力为她们实现梦想保驾护航。近年来,市妇联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展,推动多家单位出台关爱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的举措;聚焦“613”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成立高端装备、新能源、绿色光电等产业链妇联22家,激活链上企业“她力量”。
“我的团队里有近四分之一的研发人员都是女性。”周思远介绍,公司为女员工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各类项目和决策,助力女性绽放光彩。
越来越多的妇女点燃梦想、追寻梦想、实现梦想。2月28日,我市1名个人和3个集体荣登全国妇联表彰名单。其中,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研究员李敬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推动各地、各行业系统用人主体出台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措施,持续开展“慧创扬州”系列女性科技人才关爱活动,引领女性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担当重任。
强化巾帼力量
春耕备耕以来,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育种“土专家”朱洪文忙得不可开交。她与团队先后培育出多个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深受农民喜爱。
在广袤的乡间田野,越来越多的女性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去年,市妇联通过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开展18期专项培训,推树省巾帼基地22个,深化“美丽庭院+”工程,助力乡村增“颜”又升“值”。
高邮市通邮电子商务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卞盛洁长期致力乡村振兴,2021年,产业园与市妇联联合打造巾帼融创空间,目前已有42家女大学生创办企业入驻,带动就业125人,孵化出杨宝萍、黎玲、马小霞等一批农村女性创业者。她们作为本地农产品直播带货达人,免费带货超过1万单。
今年,市妇联将以培树乡间巾帼主理人为重点,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宣导计划,宣传乡间巾帼主理人与美丽乡村的蝶变故事,凝聚巾帼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赋能巾帼创业
妇女有所作为,需要平台和机会。江苏惠泽润尔能源科技的节能型疏水器项目曾荣获扬州市巾帼创业创新大赛科创组一等奖。此后,“掌门人”焦世梅的工作愈发繁忙,项目订单源源不断。“我们聚焦节能环保,自主研发了节能型疏水器,为客户降低能耗提供科学解决方案。”焦世梅介绍。
近年来,市妇联牢记高质量发展这一硬道理,搭建平台、出台政策,大力实施巾帼创业创新行动,为妇女干事创业创造条件、开辟空间。目前,我市已将妇女创业担保贷款纳入全市“富民贷”范畴,发放贷款4231万元,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各类分享会等活动服务1200人次,组织女性专场招聘会8场、提供岗位3050个……一串串喜人的数据,一个个踏实的脚印,见证着全市妇女与城市同发展、与时代共奋进。
今年,我市将举办“建功好地方·慧创新征程”巾帼创业创新大赛,推动巾帼融创空间提档升级,培育孵化更多女性创办企业。
建好巾帼之家
妇联是妇女的“娘家”,妇联干部、妇联执委是妇女的“娘家人”。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不断推进“敞开大门建妇联”,把联系和服务妇女作为工作生命线,全市四级13220名妇联执委强化履职担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成为妇女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过程中,我市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建成省级试点12家、市级试点70家,市级层面实现重点行业妇联应建尽建,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有条件的“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全覆盖。
队伍建强后,妇联基层工作也变得活跃起来。扬州市社会组织联合妇联主席、江苏景策律师事务所主任钱平介绍,社会组织联合妇联积极开展“微星炽热 聚‘新’同行”主题活动,打造了红色领航、橙色赋能、黄色暖心、绿色安家、蓝色扬帆“五色行动”“三新”领域妇联服务品牌,助力护航女性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重任在肩,全市各级妇联将继续以奋斗之姿,书写“走在前、作示范”的新答卷,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中续写巾帼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