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以“数智赋能助力构建立体传播格局”为主题的第四届城市国际传播论坛在南京举行。地方宣传部门负责人、智库专家、媒体人士等约300位嘉宾共聚一堂,为城市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集思广益、建言献策。论坛上,北京、上海、南京等十个城市被授予“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先锋城市”称号。
论坛现场发布《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2024)》,并评出多个国际传播奖项。南京连续四年获得“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先锋城市”称号。
论坛的主办方参考消息报社此前在特稿《南京探索中外文明互鉴新路径》中写道,南京深挖自身资源禀赋,巧用多元传播策略,用精彩的南京实践、立体的南京窗口多维诠释中国方案、展示中国形象。
论坛上,南京以“动物理想家”红山国际联合实践营、“永不消失的遗产”沉浸式文化遗产创客大赛等代表性案例,分享了在开展国际人文交流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展示了我市围绕遗产保护、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全球关注的问题,充分挖掘用好城市资源,用“南京话”多维度讲好中国故事的做法。
现场,多位嘉宾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城市国际传播工作进行了案例分享。
城市形象大片“三部曲”、原创舞剧《咏春》市场化商演、“深圳故事”城市文明全球交流计划……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苏荣才以具体案例,讲述了深圳如何创新开展国际传播和对外宣传工作,为各地提供成功的城市国际传播策略与经验。
重庆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总经理汤健萍分享了中心在平台矩阵搭建、专业队伍构成、传播内容打造上的情况,展示重庆国际传播从平台走向产业的发展路径,以及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传播生态圈方面的实践与前瞻布局。
同时,多位与会专家学者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实践,对城市国际传播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更多的城市正立足于更大格局、更多信息、更厚重实力来展示城市形象,更好地展现城市的海外形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文斌表示,城市的国际传播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与文化传播的“软实力”,做到“硬中有软、软中有硬”,一体式传播好中国的城市形象。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赵瑜佩表示,城市之间的对话应从城市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生态文化等柔性内容出发,以见物、见人、见生活三条实践路径,跨越认知和文化差异障碍,从而引发全球共鸣。
第四届城市国际传播论坛由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和新华社江苏分社联合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江苏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