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东县梁园镇新河社区小李岗村,成群的白鹭结伴飞行。 罗祥勇 摄
巢湖岸边,东方白鹳与小天鹅同框。 傅云飞 摄
庐江县乐桥镇乡村特色民居与绿水青山,相映成景。 李红兵 摄
蓝天白云下的合肥骆岗公园风景秀丽。 记者 李福凯 摄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 程冰 摄
走进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水清岸绿、荷韵悠悠、飞鸟来巢,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建设迎来最新进展: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进(退)洪闸工程顺利封顶。据悉,今年,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修复三期工程成果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优秀案例并向全球展示。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巢湖大堤罗家疃段考察时说,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四年来,从被洪水侵袭到如今成为生态建设工程的典范,十八联圩生态湿地建设、修复成效显著,这里也是整个巢湖流域生态不断向好的缩影。
重访湿地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工程迎重要进展
有一条河流流经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这便是合肥的母亲河南淝河,它穿城而过,是巢湖的重要支流。不久前刚刚封顶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进(退)洪闸就屹立在南淝河左岸,这是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十八联圩生态湿地的生态蓄洪发挥重要作用。
“十八联圩生态蓄洪工程是目前国内第一个将生态湿地作为蓄洪区的工程。”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政告诉记者,当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时,这个进(退)洪闸就可以开启闸门进行蓄洪。“蓄洪闸的实际流量为450立方米/秒,闸门开启后,三天就可以将湿地全部蓄满,蓄水量可达1.09亿立方米。分洪时,可以降低南淝河水位20厘米,降低巢湖水位14厘米,对保卫合肥城市安澜将发挥重要作用。”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是环巢湖十大湿地之首,总面积约27.6平方公里,为保护巢湖、改善其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湿地一、二、三期工程均已建成。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不断恢复林草植被,实现退圩还湖,构建多种湿地生境,还专门种植1200亩小麦给鸟儿做食物,形成“水下有草、水中有鱼、水上有鸟”的湿地风貌,十八联圩生态湿地生态效应已初步显现。
十八联圩四期生态湿地蓄洪区工程列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分为蓄洪区建设工程和生态湿地修复工程两部分,而将生态和蓄洪结合在一起,是全国首个。“过去人工破圩挖堤要7天到10天,而退水排洪时,要15天到1个月的时间。有了进(退)洪闸,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只需3天就能蓄满洪水,最快7天可以将所有洪水排出。”李家政表示,考虑生态和蓄洪的需求,我们在湿地种植的是耐水淹植物,被洪水淹没退水后能够快速恢复生长。
一点一滴的努力使得十八联圩生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鸟类增加至190种,黄胸鹀、卷羽鹈鹕、东方白鹳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多次现身。目前,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三期修复面积320公顷、林草等植被生态覆绿面积286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面积410公顷。2023年,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修复三期工程获“中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2024年4月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优秀案例并向全球展示。
记者获悉,四期工程将于2025年5月完工。建成后日净化南淝河水量约为60万立方米,占南淝河年入巢湖水量的55%,消减氮磷入湖污染30%、出水水质在Ⅲ类以上,有效促进南淝河水质稳定达标。湿地还营造浅水区、深水区、湿草地、沼泽林、第二滩岛、季节性草滩和生态渗滤岛等7种湿地生境,累计构建鸟类栖息地面积410公顷。
守护清水巢湖水质显著提升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的建设和修复是近年来巢湖治理成效的缩影。2022年7月底,随着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三期项目最后一道工序落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投资近60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建成的环湖湿地群正在实现改善水质、蓄水防洪、维持生物多样性等主要功能。而十大湿地串珠成链,为巢湖架起了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
合肥市全力推进巢湖综合治理,探索湖泊治理模式。随着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的推进,巢湖治理的目标进一步明确,治理措施进一步精准,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在“四源同治”的治理原则指引下,完成172个直接入湖排口溯源排查,形成巢湖入湖排污口“一张图”;加强杭埠河、白石天河等清水河流保护,开展板桥河、二十埠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整治和派河流域王建沟等区域水环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
2024年上半年,巢湖东半湖水质类别为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西半湖及全湖水质类别为Ⅳ类,39条入湖河流水质进一步好转,达标率逐年上升。
巢湖治理离不开流域内生态生境的修复,而巢湖流域山水工程正在全力建设中。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山水工程”是“十四五”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也是全国目前规模最大、生态系统最复杂的湖泊型项目。项目一共包含了47个子项目,包括十八联圩生态湿地修复三期工程、兆河庐南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巢湖市蒋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黄陂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目前41个子项目基本完工,已累计完成投资106亿元,所有子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底全部完工。
在守护巢湖这一湾清水的同时,合肥还不忘守护引江济淮沿线水质,为“一江清水北上”湖泊的生态复苏助力。
记者从安徽省巢湖管理局获悉,自去年8月起,巢湖研究院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引江济淮沿线水生态本底调查。截至目前,已完成4次调查,记录有效数据1344条,初步摸清了引江济淮通道生态本底基本状况,为引江济淮工程积累了第一手生态本底资料。
巢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水生态本底调查是结合引江济淮工程供水、航运、生态三大效益,针对引江济淮沿线水质、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水生态指标开展定量调查。调查范围南起长江干流枞阳大闸,北至淮河干流谢家集段,横跨江淮两大水系,沿途约300公里,共布点17个。调查显示,引江济淮沿线共记录浮游植物152种、浮游动物84种、底栖动物42种。接下来,该部门还将持续跟踪调查引江济淮沿线水生态状况,守护“一江清水北上”,助力“湖泊生态复苏”。
候鸟天堂珍稀鸟类不断“上新”
巢湖生态的修复,带来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最直观的表现便是珍稀鸟儿频繁现身。
据巢湖生物资源调查鸟类调查组透露,2023年度调查鸟类287种,占环巢湖历史有分布鸟类的80.2%,与历史资料相比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经调查发现,位于巢湖西南角的罗大郢湿地是2022~2023年度环巢湖水鸟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珍稀濒危候鸟最重要的迁徙通道、能量补给站和越冬地。调查还发现了巢湖3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水鸟1条,林鸟2条。
2024年以来,环巢湖又发现了许多鸟类“新朋友”,为巢湖生物多样性增添更多色彩。例如1月4日,巢湖生物资源调查组来到巢湖南岸调查,在栖凤洲湿地发现了巢湖新记录鸟种大鵟,这是合肥市近十年来首次在野外发现,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我国越冬的数量少于50只;在2024年第二届巢湖观鸟节上,观测者发现一只绿眉鸭。它不仅是环巢湖新记录鸟种,更是安徽省鸟种新记录。绿眉鸭是北美洲的鸟类,繁殖在北美洲北部和西北部,越冬在美国中南部和中美洲,它能跨越山海来到巢湖做客,非常罕见;5月21日,巢湖生物资源调查生态摄影师在巢湖岸边拍摄到了彩鹮,彩鹮也是巢湖生物资源调查两年多以来,记录到的第1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今年6月,安徽大学陈众老师调查团队在进行巢湖流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利用红外相机监控技术,意外拍摄到中国尾羽最长的野生鸟种——白冠长尾雉。白冠长尾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中国很多地方已绝迹多年,这是合肥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
珍稀鸟儿用翅膀为巢湖生态点赞,也印证着巢湖生态持续向好。大湖治理,久久为功,合肥愿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将巢湖治理好,到2025年,确保巢湖流域国考断面稳定达标,巢湖全湖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到2035年,力争巢湖全湖水质达到Ⅲ类,争当城湖共生的养人福地,努力擦亮巢湖这张“最好名片”。
·本报记者 张梦怡·
记者手记:
作为生态条口记者,我一次次见证了巢湖以及十八联圩的生态之变:从被洪水侵袭到展开生态画卷,从默默无闻到被世界知晓……我用文字和视频一次次不断记录着它的成长,记录巢湖之变,生态之美。
在一次次采访中,我认识了许多观鸟爱好者,比如作为鸟类调查者,安徽鸟类专家虞磊则用脚步丈量十八联圩,记录到无数的珍稀鸟儿旅居此地;作为生态摄影师,张忠东用十年时间记录了十八联圩生态湿地的春夏秋冬……在他们的眼中和镜头下,巢湖的生态越来越丰富,每年都有许多珍稀鸟儿来到这里。
城湖共生,人水和谐,从来不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在巢湖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背后,是一座城市以包公精神铁腕治污,以愚公精神久久为功的坚定与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