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诞辰300周年纪念大会暨全国学术研讨会,近日在黄山市屯溪区举行。
戴震,字东原,今黄山市屯溪区隆阜人,清代乾嘉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考据学家、经学家,“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皖学的集大成者,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被梁启超称为“前清学者第一人”、被胡适称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
不媚时俗 独寻真知
戴震出生于处于社会下层的小布商家庭,小时入读义塾,成年后为了生计,数十年随父行商、南北奔波。
戴震的学问底子是在私塾里学到的一些基本知识,但他肯钻研、爱琢磨,遇到周边的良师益友就虚心请教,主要靠自学成才。
在当时的科举制度背景下,读书人先要熟读“四书”“五经”,然后再求理解,最后练习“八股文”。然而,戴震自幼跟随父亲走南闯北经商,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养成了独立思考、追本穷源的思维习惯,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先求理解,结合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体现了独特的理路。
自然,戴震在程式化框架下的科举应试中没有优势,从四十岁中举后直至逝世前两年,曾六次会试而未中。
“虽古今不乏下愚,而其精爽几与物等者,亦究异于物,无不可移也。”屡试不第,戴震干脆放下了心中的执念,游学寻师、博览群书,长于文字训诂之学,精于音韵和礼学,在天文、数学、地理方面也颇有造诣、著述繁富,并提出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理论,被后世誉为“18世纪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是著名学者楚图南为戴震纪念馆的题词。
“理欲问题是戴震学术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代表作《孟子字义疏证》的中心议题。”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认为,戴震最为世人所称道的就是他的启蒙性和批判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理欲关系的再认识。戴震以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学术品格,对程朱理学“理、欲相对”的观点作出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发出了“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的审问,提出了“理存乎欲”的思想观点。在程朱理学居于统治地位的清中叶,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批判,表现出突破思想禁锢的批判性和启蒙性,发出尊重人性的声音,称得上是中国启蒙思想的先声。
探本求源 知行并进
乾嘉学派是继宋明理学之后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影响的学术流派,主要分吴派和皖派,戴震是皖派的大旗。皖派强调义理之学,重视探求古籍的思想内容,不同于一般乾嘉学者只重名物训诂,而主张把训诂考证与探求义理结合起来,反对为考证而考证。
章大炎论及吴、皖两派的区别时曾认为,两派在共同遵循由文字、音声、训诂而求义理的基础上,吴派偏于“尊闻”信古,唯汉是好;而皖派则重“裁断”,强调求是求真。从其不同特点来看,戴震及其所代表的皖派的出现,可谓乾嘉学派发展的高峰。
戴震早年接受了科学的启蒙,他于1755年撰写的《勾股割圜记》一文,创造出具有中华文化传承且能与西方三角学相匹敌的勾股割圆术,提出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取得了当时与西方三角学相当的几何数学成就,也反映了求真、求实、求理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兴趣。正如胡适所说,戴震学术思想中蕴含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科学精神。
“有义理之学,有文章之学,有考核之学。义理者,文章、考核之源也,熟乎义理,而后能考核、能文章。”戴震重视认识、知识,把知行范畴从传统道德修养论中梳理出来,转化成为认识论的问题,认为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指导躬行实践。
著名学者张立文曾认为,戴震强调重知主义,并不是对于“行”的否定或者轻视。一方面,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只有在不断地“行”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更新、充实、丰富“知”。
戴震在知与行,即认识与实践关系问题上,是从统一的方面去理解,既反对理学家式的以“知行”为道德修养的“重行轻知说”,又反对不履而后知的“离行求知说”,认为两者不可偏废。
解民之困 经世利民
戴震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屡试不中、漂泊流离,曾避难入京做“家教”营生,后漂泊江西、河北、山西等地,为地方修志立史,这些经历涵养了他务实、朴素、为民的学术风格,开启了他学术思想的经世性、实践性。
在屯溪戴震公园东门右侧,“珠塘鸥雨”的景观至今保存完好。据道光《休宁县志》载:当时,与隆阜隔河相望的屯溪经常遭受旱涝灾害,戴震自告奋勇勘察地势,亲自设计并筹资兴建珠塘坝,实现了“防之即壅而不溃,导之使流而能灌”。
王杰认为,戴震学术思想的经世性,主要表现在他的学术研究走进社会底层,关注国计民生,接地气,讲实情。戴震强调治史要重视经国济世,修志以“利民”,把修志看作关乎民生的大事,把方志视为经世济民之书,提出了通经致用的理论。
戴震研究会会长、黄山学院潘定武教授认为,戴震的民生理念首先体现在努力为民启智解蔽。戴震自叙“自十七岁有志闻道”,闻道的目的,则在于究明“古今治乱之源”,探索真正合于百姓人伦日用的义理。
“惟学可以增益其不足而进于智。”戴震认为富民的前提必在解民之蔽,解蔽之道唯有加强教育、不断学习,不为他人似是而非的错误所迷惑,而要不断地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
在戴震看来,教育的目的不但在于启智,更在于提升道德修养。纵观戴震的教育观,有两点最可注意:一是认为凡民众均可以而且必须通过教育得以启智解蔽,二是视明德修身与日用饮食一样,为“民赖以生”的内在之需,将德育置于尤为重要的位置。
斯人虽逝,风范永存。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发展是最好的传承。
纪念一代大儒戴震,就是要赓续文脉传承、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戴震学术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持续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