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业强
农业是发展的根基,越是发展形势错综复杂,越要发挥好农业“压舱石”作用。
农业强基行动。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把农产品稳产增效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扎实抓好撂荒地排查整治,坚决杜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快“变小田为大田、变劣田为良田”,推进粮庄桥村和横沟村22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米袋子”“菜篮子”,优化生猪产能,推动蔬菜水果等均衡供应,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8300吨以上,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品牌提振行动。依托“一核八基地”,推动现代科技、生物、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快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争创市级特色农机示范基地1家。放大农产品“1+3+N”品牌效应,持续打响清水蟹、翠冠梨、二花脸等特色品牌。做好深加工文章,逐步扩大绿优农产品覆盖面,壮大营收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产业融合行动。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进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数字化水平。聚焦“加、新、高”发展方向,更大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实施渔光互补、牟家装备智能产业园等10个农业重大项目,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文创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聚焦农村美
以打造未来乡村为目标,结合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和农业现代化示范片区建设,一体推进“生态、交通、文旅、产业、配套”全面提升。
乡村升级行动。扎实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突出特色风貌、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的开发和塑造,力争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个以上,真正让天宁的乡村成为城市人的都市心田、农村人的宜居家园。高标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片区建设,创新实施工改、田改、宅改,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生活。
生态优化行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标准开展新一轮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完善“三标融合”考核体系,持续拓展“积分制”覆盖面,稳步提升村庄长效管护水平。加快实施41条支流支浜综合整治工程,深化全域幸福河湖建设,深入实施“三治一改”项目,推动污染源、污染点动态“清零”,力争新建成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40个,全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江南未来乡村样板。
文化提升行动。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丰富举办“乡风文明讲坛”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深度挖掘郑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优秀传统村落文化,打造焦溪古镇、舜山小镇等独具魅力的文旅IP,不断增强乡村文化底蕴,塑造乡风文明。
聚焦农民富
“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积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富民强村行动。更大力度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双百”行动计划,加快闲置资源、劣质资产、低效用地盘活,唤醒长期“沉睡”的资源资产。创新经营管理,大力发展融合经济、“飞地”经济、服务经济,打造牟家、中降等村级经济产业园,不断拓展增收路径和空间,支持农民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让农民的“钱袋子”鼓得更足,全年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0万元村3个,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
主体培育行动。围绕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新培育一批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推动大学生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做强农业企业,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助推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强化资本联动、高校合作,畅通城乡要素高效流通,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营造引才、用才、留才环境。
改革赋能行动。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稳妥开展第二轮土地延包,颁发新版不动产权证书,探索开展经营权入股、抵押融资、规范流转等试点,化零为整、规模集聚,推动碎片化农业生产空间集中连片。稳慎创新推进宅基地改革,针对政策空白点、改革攻坚点、群众关切点,做实所有权、完善资格权、放活使用权,加快横沟村、粮庄桥村宜居农房建设,绘制“一村一幅画”,努力让农民就近住上花园洋房,把天宁农村建成令人羡慕向往的美丽田园乡村。
强筋壮骨行动。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深化“宁聚力”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强化真抓实干,不折不扣贯彻党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聚焦乡村振兴这一中心任务,履职担当,下真功、求实效,雷厉风行抓落实。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每周专题学习制度,补足思想之钙,提升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强化廉洁自律,树牢纪律规矩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守住廉洁底线,树好为民务实清廉良好形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