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首页>地方频道>绍兴>要闻

299个项目零增地“二次开发”

近日,诸暨市篮球中心建设项目进入体育设施安装及室外景观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投入运营。“该地块原先大多是产能低下的企业,经过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一个NBA标准的国际篮球场。”诸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推动用地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是解决土地“瓶颈”约束的必然选择。作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我市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巧施土地“炼金术”,出台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实施方案,提出优化工商业土地利用、推动土地混合开发、低效用地增容提质等14条政策举措,科学筛选23个重点片区,精心组织低效用地再开发,不断激发和释放产业发展新空间。截至目前,试点片区已供应土地超过1.3万亩,全市实施299个零增地“二次开发”项目,新增建筑214万平方米。

进入“绍芯谷”,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映入眼帘,造型独特的标识景墙、改造提升的绿化景观带打破了对于工业园区的刻板印象。这里曾是印染化工企业的集聚地,滨海新区先行先试,设立规模达100亿元的“绍芯谷”城市更新基金,推动马海片区整体更新、产城融合。如今,这片11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正在建设产业新高地。

如今,通过先行先试,强化政策和机制创新,我市低效用地开发重点片区正从“盆景”向“风景”转化。上虞区围绕1400亩百官工业园区和1500亩道墟化工退出地块2块大体量低效用地,积极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招引大好高项目,打造智创青春谷和智能装备生态园。截至目前,已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个、总投资近180亿元,其中百亿元项目1个,盘活低效用地502.5亩。

嵊州市以三江街道领带园区与城北化工园区为重点,成功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18个,盘活768亩土地。未来,领带园区将重点招引新兴产业,城北化工园区着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

“持续更新低效用地数据库,争取更多全国试点政策红利,推进低效试点片区建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优势,结合各方需求,采取有力措施,持续优化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机制体系,保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用地需求,激发更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