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聚力解决市民“停车难”问题综述
小车位关系大民生。无论是早晚接送孩子,还是去商业街购物、在外就餐,停车高峰期的“一位难求”着实让许多居民头痛。我市停车泊位约28万个,主城区现有机动车保有量约37万辆,存在泊位供给总量不足、路内泊位占比较高等问题,亟需通过开展便民停车行动逐步解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市住建局扎实推进便民停车行动,把群众满意作为标准,重点增加泊位供给、提高泊位利用率、推升智能化水平,切实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到2025年,我市计划新增8万个停车泊位,其中住宅停车泊位增加6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停车泊位1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增加1万个。
规划引领,更好满足群众停车需求
市住建局针对调研结果对症下药,分析预测2023年至2035年机动车保有量和停车泊位缺口,依托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淮南市城市停车场专项规划(2023—2035)》,合理确定停车场建设规模和布点,优化各类停车泊位比例,指导建立兼顾客车与货车、静态停车与商业运营的停车场体系;根据《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和《便民停车行动方案》有关规定,要求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停车泊位配建标准达到1∶1.2,新建医院、商场等公共建筑,按每百平方米1.1—1.5个车位配建;在公交枢纽站和轨道交通站点,规划建设换乘公共停车场,中心城区功能性搬迁等腾出的土地规划增建一定比例公共停车泊位;结合城镇老旧小区等改造项目,挖掘利用拆改腾退空间和边角地,改建扩建停车泊位。结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老城区、学校、医院、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公共停车设施“改扩建”和“平改立”,依法依规利用城市广场、车站码头、公园绿地、医院、中小学校操场及人防工程等地下空间,改建扩建公共停车泊位;对道路红线外至建筑物外缘间既有停车场进行调查,厘清泊位底数和权属,分类规范设置业主所有和非业主所有路外停车场。
盘活资源,推进错时停车和“潮汐停车”
针对城市车辆具有流动性的特点,我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停车设施“错时开放”,推动1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建筑、576个停车泊位工作日夜间和周末向社会公众开放;实行错时停车,让有限公共资源发挥更多作用。统筹考虑城市活动和交通通行,在确保车行步行、公交设施空间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布设路内公共停车泊位,鼓励在具备夜间停车条件的道路设置时段性停车泊位,重点弥补医院、学校、商业中心、老旧小区停车需要,在具备条件的道路内设置晚8时至次日晨7时免费的夜间绿色停车泊位,错时释放市政道路停车、行车双重功能。
完善设施,提升城市停车配套服务
在充分挖潜的同时,我市积极寻求新的停车方式,一方面加强“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良性互动,建立城市智慧泊车系统平台,细化停车分区管理,加强停车引导,提升停车周转率。目前4500多个公共停车泊位已纳入智慧泊车系统管理。按照“车桩相随、适度超前”的原则,逐步完善公共充电设施,加强大型商场、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和交通枢纽等停车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全市建成充电点220余个、公共充电桩2600个、换电站5座;另一方面在不减少车位的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停车设施配建一定比例的洗车点、便利店等便民设施。
为进一步疏解临时停车需求、释放路外停车空间,市发改部门出台了《关于优化我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利用价格杠杆及时疏导停车供需矛盾,制定了“分类、分区、分时”收费标准,公共停车泊位前半小时和晚8时至次日早8时免费停车。路内泊位收费以来,公共停车泊位日周转率从0.7上升至8,半小时内免费停车比例超过70%,有效缓解了临时停车供需矛盾。
整合资源,推动项目建设运营可持续发展
为更好解决停车难问题,我市鼓励社会资本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支持区域统筹、整体打包停车设施资源,发挥规模优势开展社会化合作,统一组织建设运营。计划实施智慧泊车二期项目,在新建停车场时注重同步配套完善商业服务,引入关联业态,推动洞山公园停车楼社会化运营试点先行,探索静态停车、商业配套、充换电一体化运营新模式,形成可复制的成熟经验,延伸覆盖各类政府投资建设的停车资源,实现建设运营可持续。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我市各相关部门将继续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逐步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坚决打通群众停车难的“末梢梗阻”,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记者 张 鹏